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1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1-10-20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11524
曹幼平委员:   您在省政协第十二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提案》(第202116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青民函〔2021〕79号
曹幼平委员:
  您在省政协第十二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提案》(第202116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决策部署,在加强社区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社区人员素质、强化人才队伍保障、试点推进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提升
  加快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协调省级财政投入2.2亿元,建设161个城镇和1762个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全省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标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82%,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城市社区普遍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四点半”课堂、残疾人之家等服务机构。全省50%的社区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服务。指导各地积极拓展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积极开展托幼、助残、法律咨询、书法绘画、文体娱乐等特色服务,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不断完善
  近年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关于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通知》,从政策层面建立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梳理了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协助事项、考核评比达标、纸质台账指导目录、印章使用范围及开具证明5张目录清单。严格执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一批基层开具涉及群众办事创业证明的决定》,取消了177项由村(社区)开具的涉及群众办事创业的证明事项。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民政部门密切配合编制部门,认真摸查本地区社区组织开具证明盖章事项,全面清理不应当由社区开具的各类证明和盖章事项,切实推动“社区万能章”清理工作,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能力。
  三、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加强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会议及其代表会议、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群团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下属组织、村(居)民小组、网格组织为配套的城乡社区治理组织体系。以2021年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把一批政治强、有担当、会干事、作风正、办事公的优秀党员选举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换届后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6.46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2.48%,队伍适应新时代、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省级层面连续4年实施社区“两委”成员“能力提升”工程,1500余名村(社区)“两委”干部通过集中轮训和线上线下等方式得到培训,有效提升了社区政治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社区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全省社区年运转经费省级补助标准达到5.5万—5.8万元,其中西宁市财政每年为每个社区安排20万元服务群众经费,为保障社区有效运转提供了资金保障。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全省社区工作者报酬体系的通知》,建立了三类17级基本报酬体系发放标准,全省社区工作者月报酬在原来3096元的基础上平均提高1000元,最高达到7952.76元。为取得专业社工资格证的社区工作者发放职业津贴,高、中、初级分别每月补助500元、300元、200元。指导西宁市探索建立社区人才库,出台《关于建立西宁市(村)社区工作人才库的实施意见》,为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基层民政专业人员、卸任村(社区)干部积极投身城乡社区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定基础。
  五、为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全省城镇社区和部分农村社区统筹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有效承接社保、就业等政府公共服务。部分城镇社区推行了错时服务、AB岗互补制度,方便居民办事。探索建立“五心法”“一线五到”等一批社区工作法,优化社区服务流程。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民政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1+3”试点配套实施方案。协调落实专项资金5460万元,在西宁市开展了民政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试点工作,为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体系路径。
  针对您所提出的建议,下一步省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新局面。
  一是以“十四五”规划引领社区建设。根据民政部“十四五”期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时制定我省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科学规划设立城市社区,确保社区规模合理,社区居民能够均衡享受各类社区服务。
  二是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引领,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实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协调省财政厅加快建设开放式、多功能、标准化服务设施,推进老旧社区设施功能改造,拓展和完善服务功能。
  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工作者报酬保障机制和职业发展体系,健全社区“两委”成员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实施城乡社区工作者省市县分级培训工作,提升为民服务、落实政策的整体能力。
  感谢您对社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畅静玉      联系电话:0971-6145448
 
 
 
青海省民政厅
2021年7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