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29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0-23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12168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办理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政协提案的通知》安排,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二次会议B类提案进行......
青民函〔2020〕157号

尊敬的吉美才让、汪发元委员: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办理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政协提案的通知》安排,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二次会议B类提案进行“回头看、再办理”。现根据我厅业务职能,将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兰西城市群经济带建设中加强对海北州项目支持的提案》再次答复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我省撤县设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安排情况
  201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向我省印发了《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将海北州海晏县纳入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名录。按照《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着力推进共和、同仁、贵德、海晏、玛沁5县适时撤县设市;稳妥推进门源、民和、互助3个民族自治县行政、财税管理向城市体制转变,适时撤县建市。
  二、国家在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方面的政策规定
  (一)撤县设市方面。新的《设立县级市标准》和《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20项定量指标和一系列定性要求,基本涵盖了城市发展应该具备的主要因素。一是人口指标:对拟设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和拟设市区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作出了具体要求;二是经济指标:对拟设市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以及在全省所辖县的排位作了具体要求,对拟设市区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了要求。三是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标准:包括拟设市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等8项具体指标。四是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包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8项具体指标。五是申报程序:为确保设市规范、稳妥、有序开展,避免大干快上、一哄而上,《程序》对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提出了11项具体要求,明确了民政部审核设立县级市事项的主要程序,详细列出了省级人民政府在申报设市时需要提交的12大项材料,还要求:“申报设立县级市的请示应当一件一报,同一省级人民政府上报的请示在没有办理结果之前,原则上不应呈报新的请示”。可以说,目前新的设市标准各项指标要求非常细,标准也非常高。
  (二)民族自治县撤县设市方面。一是《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第八条规定:“在承办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变更的工作时,应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二是民政部《设立县级市标准》和《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规定:“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需征求国家民委等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四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者合并;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三、我厅对海晏和门源县撤县设市的意见建议
  (一)2017年7月我厅对照民政部《设立县级市标准》和《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在对各县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开展撤县设市申报工作相关情况的报告》(青民发[2017]65号)。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州府所在地海晏县可按适当放宽设市条件的情形申报。但是在人口、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指标数据方面按放宽设市条件审报,目前仍有较大差距。我厅建议海北州政府和海晏县政府现阶段应继续对照《设立县级市标准》,加快发展,补齐短板。我厅也将积极衔接民政部争取特事特办政策,加快海晏县撤县设市工作步伐。
  (二)在民族自治县撤县设市方面,前期我厅也多次与民政部汇报沟通,民政部表示现阶段民族自治县改市很难突破,且全国也没有先例。因此,我厅建议,海北州政府和门源回族自治县政府近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应是做好向城市体制转变的基础性工作,逐步提升门源县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行政区划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联系人:王 珂    联系电话:0971-6104247
 
 
 
                                  青海省民政厅
                                2020年8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