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青海考察调研工作时,就社区建设工作,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他说,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1986年,民政部首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到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个新概念。首先,社区建设是社会转型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社区建设是满足群众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再次,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城市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而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第四,社区建设也是借鉴外国经验,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区建设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资源共享的原则;三是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社区建设还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性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是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绿化、环境保护、康复、医疗和计划生育等;三是社区治安,包括社区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助教育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社区服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逐步建立、完善三大体系:上下配套的法制化体系,运转有序的规范化管理体系,面向社会的网络化服务体系。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总的要求是:深化改革,健全法制,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在方式上,要积极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组织,为下岗职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服务领域上,要积极向各类新兴的第三产业拓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社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上海、石家庄等地提出“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体制。“二级政府”指得是市、区政府;“三级管理”指的是市、区和街道的管理;“四级管理”指的是市、区,街、居四级的组织落实。这个管理体制的重点在于加强街道和居委会,而且关键在于市、区两级要逐步放权给街道,建立责权利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社区建设工作能否全面深入地推进,除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工作力度外,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其次,民政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社区建设的工作队伍。专职队伍建设是搞好社区工作的基本保证;志愿者的多少是衡量社区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中介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部长在与青海省民政厅处以上干部及西宁市各区主管民政工作的区长、民政局长座谈时,还就社区建设的有关法律问题回答了基层干部的提问。
简讯
3月21日至22日,民政部副部长、全国堪界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宝库及堪界办副主任陈继选等一行4人来我省就青甘堪界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李部长等听取了省堪界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青甘堪界工作的汇报,和我省刘光和副省长及堪界办同志共同商讨了尽快堪定青甘堪界遗留地段界线等问题。李部长还在百忙之中视察了省厅即将竣工的新办公楼,还看望了厅机关干部职工,与厅处干部就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座谈。23日,李部长一行离宁赴甘肃省开展调研。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李宝库副部长谈社区建设
时间:2000-03-28 作者:青民发 [014] 浏览次数:18891日前,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青海考察调研工作时,就社区建设工作,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