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新风润人心——西宁市城中区优秀典型案例

时间:2024-08-12   来源:政策法规处   作者:社会事务处  浏览次数:2048
  城中区开展婚俗改革工作以来,通过民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镇村联治,大力推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总寨镇新庄村,刘晓燕与李文德结婚时降低彩礼的故事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当时家境悬殊的两人准备结婚,刘晓燕父亲为了让女儿嫁得风光,认为如果没有“彩礼”,女儿到婆家不受尊重,向男方提出索要 10万“彩礼”,奈何男方家庭条件一般,拿不出这么多“彩礼”。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眼看婚期就要到了,急坏了小两口。总寨镇新庄村红白理事会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71岁的李战孝在村里威信高、人缘好,同时是红白理事会成员,在村委带领下,村红白理事会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认真为女方父母分析少要彩礼、不要彩礼的好处。“男方拿不出这么多钱,那么只能借钱给你们,虽然你们拿了高额彩礼,满足了自己的面子,可男方欠的债最终还是会变成小两口的负担。”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劝说下,女方父母意识到“天价彩礼”的弊端,最终刘父不仅被做通思想工作,将彩礼降至 6万元,并简化婚宴,还将彩礼和嫁妆一并给了女儿女婿,作为他们的创业基金。一场简朴又充满仪式感的新式婚礼让两家感觉轻松又甜蜜。婚后,小两口不仅在村内经营着文具店,还育有一女,日子过得甜蜜幸福。婚后 2年,村委到刘女士家中开展宣传工作时,刘父感慨到“幸好当时听了红白理事会的劝说,放弃了天价彩礼,才让女儿女婿的婚礼如期举行,看着恩爱的小夫妻,感到很是欣慰”。为了消除婚俗陋习、杜绝“天价彩礼”,新庄村积极发挥村 (居) 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力量,依托“五有”(有村委组织领导,有村规民约约束,有红白理事会参与,有形式多样宣传引导,有村内群众力量),倡导新时代文明婚姻理念。

        随着城中区婚俗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办婚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城中区已形成以讲文明不低俗、讲内涵不攀比、讲孝亲不忘恩,婚宴从简、礼仪从简、礼金从简为主题的“三讲三简”婚俗改革新风尚。城中区全区 61 个村 (社区) 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前置审核和备案工作,32个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宣传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