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海南州兴海县优秀典型案例

时间:2024-08-12   来源:政策法规处   作者:社会事务处  浏览次数:2374
  婚丧嫁娶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代表性活动,不幸的是,这种行为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病态,婚礼索要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豪华车队,嫁妆的堆积,丧葬上的哭丧,不仅损害了个人利益,还破坏了社会风气,通过相关移风易俗改革精神,在全县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现如今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荒谬和过时的陋习,开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婚丧嫁娶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代表性活动,不幸的是,这种行为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病态,婚礼索要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豪华车队,嫁妆的堆积,丧葬上的哭丧,不仅损害了个人利益,还破坏了社会风气,通过相关移风易俗改革精神,在全县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现如今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荒谬和过时的陋习,开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兴海县唐乃亥乡上鹿圈村在村规民约第五条中提出:婚丧嫁娶简办新办,严禁铺张浪费,不索要高价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彩礼标准不超过6万元 (包括干礼、“三金”、衣服等),直系和三代以内亲属礼金喜事、丧事不超过 200 元,邻里乡亲控制在100元以内,宴席桌数不超过15桌,每桌标准不超过 800 元;每桌一包烟一瓶酒,烟每盒不超过 10 元,酒每瓶不超过 30元,事主不得给办事人员溢发烟酒。满月、祝寿、升学、乔迁等不得大摆宴席,仅限至亲好友之间祝贺看望。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和破除陈规陋习工作。农村尤其是边缘农牧区经常出现婚丧嫁娶阔摆宴席、索要高额彩礼等现象,不仅劳民伤财,更让这种陈规陋习传递蔓延形成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扭曲人的价值观。唐乃亥乡各村在现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结合“倡导文明新风,助力移风易俗”工 作,在各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敬亲孝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健全相关制度,使文明婚丧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在受到村党支部副书记柳元带头积极参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下,兴海县唐乃亥乡下鹿圈村的马盛和杨婷夫妇于 2023 年 9 月份在村里举办了小规模的婚礼,他们自由恋爱,并坚持“零彩礼”结婚。在筹办婚礼时,小马想着村里一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婚事新办简办,不等村上找,便主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表示婚礼一切从简,当场签订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承诺书,并提前跟亲戚朋友们打招呼,高于 200元的贺礼不收。他说“感情深浅不在钱多,贺礼上意思到了就行,一家结婚没必要给大家造成太重的经济负担”。结婚那天场面虽不大,只请了关系比较近的亲朋好友参加,但婚礼气氛并没受影响,现场特别热闹。

        他们婚事简办的行为,引发了本村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小马夫妇能够自觉意识到高额彩礼、高额贺礼等陋习带来的社会危害,主动抵制高额彩礼、高额贺礼,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为农村群众做了好榜样,值得推崇和学习。

        移风易俗纳入到村规民约中,堵住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源头。通过对“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观念的大力宣传倡导,一些陈规陋习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民族村充分利用村宣传栏、微信群等阵地,积极宣传身边的移风易俗好范例,利用宣传标语、宣传彩页等形式,推动厚养薄丧、婚丧嫁娶简办等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