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动态

【西宁市民政局】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西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3-01-28   来源:办公室   作者:西宁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7793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各项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各项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新担当。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683元/月提高至703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5184元/年提高至5676元/年。全面落实临时救助上限动态调整机制,乡镇和县区审批权限分别达到5000元和4.21万元。有序开展贫困家庭大学生全程双资助工作,全年资助大学生923名,资助学费和生活费1302.14万元。全年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01亿元,保障4.36万名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分析研判全市困难群众疫情期间基本生活需求,畅通应急救助网上办理渠道,年内连续五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95.84万元,采取资金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配送生活、医疗等物资441.08万元,有效发挥社会救助稳定器的作用。印发《2022年西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通过“五个百分之百全覆盖”工作法,动态监测困难群众15.3万人,继续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将1115名符合政策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全面完成了省对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考核,西宁市获得优秀等次。
  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上彰显新作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新建7个幸福食堂,50个农村老年之家,建设7个社区居家服务网络项目,完善市、县(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65.5万名困难和高龄老年人购买膳食供应、康复保健等服务3100万元。及时做好高龄补贴发放工作,共为16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13亿元。争取省级资金105万元,为全市特困供养机构建设350张护理型床位,有效满足了特困供养人员照护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督查激励机制,制定《西宁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国家督查激励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为推动2023年我市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督查激励范围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探索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实践,指导城西区彭家寨镇西北园村、湟中区多巴镇双寨村2个国家级试点单位做好经验总结、提炼,打造村级议事协商示范样板。指导社区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按照综治“一张网”要求优化社区综合网格划分,强化动员能力、激发自治活力、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基层自治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实现了1093个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严格落实《西宁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管理暂行办法》,更新发布2022版全市社区工作事项指导目录,社区工作事项调整为79项。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共清理基层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77项,保留4项。加大部门综合监管联动力度,完成社会组织年检306家,开展持续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检查3次,查处2家非法社会组织,劝散黑机构培训教学点14处。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排查清理整治121家。
  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在高标准推进专项事务管理效能上取得新成效。全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印发《西宁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955.06万元。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工作,县区设立20个以区域性服务点辐射周边城乡社区59个康复辅助器具区域性租赁中心服务点,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稳妥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建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电子化,完成70.04万条婚姻历史档案数据录入工作,实现婚姻登记档案数据全面采集和共享。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群众在经营性公墓殡仪服务中心办理丧事给予适当性补贴试点工作,为市域范围内所有经营性公墓办理丧事,户籍为西宁市的城乡居(村)民或居住满一年持有暂住证的居民发放600-1000元不等的补贴,有效减轻群众的丧葬负担,推动殡葬改革。认真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为1571名享受惠民殡葬人员减免基本殡葬补助56.5万元。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动发现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合法权益,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在改革创新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上谱写新篇章。全面完成国家级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搭建了集申请、点单、派单、服务、回访五位一体服务监管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打造了具有西宁特色“五个一”工作模式,6.76万人次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服务需求得到了满足。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服务监管制度,印发《西宁市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制定印发《西宁市实施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方案》,为2000户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监测及专业看护等“三合一”入户服务,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难的问题,已完成床位2480张,累计服务3.3万人次。
  全力推进民政项目建设,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跨越。2022年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2.78亿元,其中:殡葬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1.69亿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1.09亿元。重点实施了西宁市殡仪馆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项目,总投资1.7亿元,约建3.3万个墓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节地生态安葬为导向的殡葬服务供给体系,有效提升殡葬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缓解群众丧葬难、丧葬贵的问题,填补我市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的空白。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