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开展地名普查的实施年,今年地名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在全面收集地名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地名普查11大类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信息采集和标注,依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在开展地名普查的同时,按照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有地无名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为统一全省步骤,分解细化年度任务,有序开展并完成年度地名普查任务,特制定2015年全省地名普查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一、组织领导
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地有序推进普查工作;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做好行业内地名普查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州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推进辖区内地名普查工作;县一级地名普查机构,组织开展本辖区内地名的全面普查实施工作。
二、目标任务
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做好全省地名普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2、为加强全省地名普查技术支持,解决地名普查技术问题,以招投标形式,寻求合作单位,组织研发全省统一用的普查软件。完成时限,3月底。
3、负责统一购置并配发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用图。完成时限,3月中旬前。
4、对全省各地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年内在5月、9月两次开展集中检查,不定期对各地在普查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5、以工作通报、简报、信息等形式,对各地普查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反馈。年底前全面总结年度普查任务完成情况。
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1、做好行业内地名普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2、全面完成本行业涉及地名的普查数据、相关资料的 整理、甄别和提供工作。
3、先行完成普查地名目录,5月底前报送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完成地名相关属性信息的采集填写,7月底前报送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4、督促系统基层单位配合当地普查机构做好地名乱象整顿和标准化处理工作。做好年度普查工作的信息报送和总结。
市州级地名普查办公室:
1、认真开展地名普查政策宣传,做好辖区内地名普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2、完成辖区内县一级地名普查业务骨干培训工作。完成时限,2月底。
3、配合地名普查软件开发单位做好软件应用培训工作。完成时限,5月底前。
4、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组织协调辖区内地名普查和业务指导工作,推广总结经验,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5、认真组织辖区内县一级普查机构做好清理整治地名乱象和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
6、年度完成辖区40 %的县一级政区的地名普查外业信息采集和标注任务。
7、强化普查机制建设,年内完成地名普查检查验收、地名标志设置、数据库建设的方案制定。
8、做好年度行政区域内地名普查承上启下工作。年底前完成普查总结材料的上报。
县一级地名普查办公室:
1、认真组织开展地名普查政策宣传,充分依托社会力量,以聘请聘任、社会招募等多种形式,广泛吸收专家学者、地名工作者和当地熟悉情况的群众参与普查工作。
2、做好地名普查员的培训工作。搜集完成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以及相关属性信息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甄别、论证和审定。
3、细化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做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工作图、登记表、成果表、读音审定申报表、标准化处理统计表的工作记录和备考。
4、依据地名普查操作规程,全面组织开展本辖区内11大类地名普查的信息采集和标注工作,分类别形成完整的地名普查成果表。
5、清理整治地名乱象,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
6、依托普查技术软件,年内按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要求对普查完成的地名文字、图形信息及多媒体数据录入县一级国家地名数据库。
7、完成地名标志设置方案的制定。
8、完成年度普查工作总结。
三、方法步骤
(一)还未开展地名普查人员培训的地区,于2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便于普查人员全面了解掌握普查工作流程。
(二)各地区按照印发的国家《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以1:50000比例尺矢量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载的地名信息为基础,整理、编制地名调查目录,作为县一级普查成员单位和其下属乡镇、街道展开地名普查和信息采集的基础调查目录。
(三)对有地无名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整顿地名乱象,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四)组织人员对普查涉及的11大类的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全面的外业采集和标注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今年地名普查工作。2015年1月1日起地名普查将进入第二阶段即全面实施阶段,这是地名普查从准备到进入实践操作层面的决定性阶段,今年又是全面实施地名普查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全面开展地名普查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的工作环节多。普查流程是否规范有序,数据采集是否全面准确,标准化处理是否科学合理,质量控制是否高效完备,任何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都将影响整个普查工作的正常推进和整体效果。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今年的普查工作。
(二)准确把握今年地名普查的关键环节。一是要抓好资料搜集和实地踏勘环节。认真开展实地地名现状调查,查清地名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二是抓好地名标准化处理环节。根据地名管理有关法规,按照地名命名更名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普查的地名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三是抓好普查成果环节。按照普查标准要求,填写各类普查成果表,标绘普查成果图,根据普查成果和工作图,做好图上的地名注记和变化的地物。四是抓好质量监管环节。各地地名普查机构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普查质量。
(三)搞好制度建设。全省各级普查机构要从普查工作的进展和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按照各地出台的工作规程、实施方案,结合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年度目标任务和本地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在普查工作中,把清理整顿地名乱象、地名标准化处理与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有机结合,加强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政务公开等制度建设,促进地名管理规范有序,地名普查工作科学有效。
(四)确保普查数据安全。普查过程中既要使用1:5万甚至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等涉密数据,又要采集大量地名准确位置等敏感信息,保密安全非常重要。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度规定,明确普查数据安全保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分工; 要加强技术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数据安全有关规定,及时做好数据备份,病毒防护、运行监控等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
(五)圆满完成年度普查目标任务。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切实担负起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责任,明确参与普查人员工作责任,层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严格遵守普查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流程,认真制定调查方案、详细搜集数据资料、实地踏勘地名情况,反复考证地名信息,仔细填写地名记录,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并完成年度普查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