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省城市低收入居民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如何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为此,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全省低保工作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健全了民政低保机构。针对低保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人员少的实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州、地、市、县要建立低保工作机构。此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从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中,安排2-3名工作人员,加强低保工作力量。目前全省已有一半民政部门成立了低保办公室,共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3名。还没有成立机构和配备人员的地区也正在积极争取,尽快到位。
二、强化了社区居委会建设。针对各地社区建设滞后,居委会组织不健全的实际,省民政厅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在认真做好社区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充实基层低保工作力量。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目前全省居委会总数已达到209个,工作人员940人,西宁、海东、海西、海南等地区居委会建设框架已基本形成,基层低保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
三、建立了低保工作民主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社区低保对象自我管理机制,其中贵南县采取社区居民民主公选助理员的做法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推广。二是充分发挥了原企业工会组织在低保管理中的作用。西宁、乐都、平安、大通等县在国有企业中,从企业工会或企业下岗职工中聘用部分人员,发挥他们对企业情况熟悉的优势,协助民政部门从事低保管理工作;乐都县还在部分国有企业中聘用原退休职工,在企业职工区担任楼长,具体负责本楼内的低保对象的入户调查和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此类作法弥补了对国有企业职工居住分散,低保管理人员工作难度大的困难,在国有企业低保管理工作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四、加大了全省低保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各地政府机构改革后,人员变动较大,新上任的工作人员业务生疏,省厅不失时机的举办了两期培训班。一是举办了全省民政局长培训班,对全省所有新上任的民政局长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民政业务培训,提高了低保管理干部的素质。二是举办了全省低保业务人员培训班,对全省县以上低保业务人员进行了微机操作技能,低保申请、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的核定,审核、审批和保障金发放等整个运行程序的培训,同时配备了新的微机和民政部新开发低保软件,推进了全省低保工作的办公自动化,提高了低保业务人员的整体水平。
目前,省民政厅正在进一步深入低保工作调研,逐步就全省低保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规范,使低保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管理轨道。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青海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城镇低保管理工作
时间:2002-09-18 [要情062] 浏览次数:14740随着全省城市低收入居民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如何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为此,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