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机构改革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要求,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政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推进民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民政工作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目标,为第11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第16次全省民政会议的召开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好地发挥民政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做好今年的调研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加强调研工作,是民政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新世纪民政工作的开局和持续发展。今年必须把调查研究放在突出位置,集中主要精力,切实抓好。一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题,着重研究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性质、任务、发展趋势和工作思路、工作方式等,研究整体民政工作和专项民政工作在职能转变后的宏观思路,制定民政事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新世纪头五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构想,以便制定相应的民政政策法规。二要通过对民政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研,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总结典型经验,为加快民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示范。三要注意突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工程与民政工作发展结合点的研究,找准民政工作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促进西部大开发。
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分为两部分,即民政工作全局性综合调研和各业务处(室)的专题调研。
综合调研包括:
1、第十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 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2、新时期全省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 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目标、思路、政策、措施。
3、新世纪头五年民政工作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 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通过综合性的调研,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对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发展趋势的影响和要求,进一步从宏观上研究、探索民政工作的新思路和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更好地履行省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职能。
专题调研:
各处室的专题调研内容为两类。一类是处室层次的综合调研,即第十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本处室业务工作的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新世纪头五年处室业务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另一类是单项业务工作的专题调研。具体调研内容:
1、民间组织的宏观管理。 主要调研民间组织管理的宏观思路,以及政府如何指导民间组织的活动、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促进民间组织的行为自律,如何实现政府和全社会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我国民间组织21世纪的发展趋势等问题。通过调研,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
2、优抚工作的新内容。 主要调研把优抚保障工作全面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研究新形势下优抚工作的新内容。如完善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工作制度,推进优抚工作社会化;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优抚工作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3、退役军人安置的新途径。 主要研究新时期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宏观思路和所有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退役军人的可行性。通过调研,促进安置退役军人渠道的拓宽,由单一的行政指令性安置扩大到各种途径的安置,将安置退役军人由政府的责任扩展为全社会的责任。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 主要调研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思路。着重研究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注意调查贫困和多灾地区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实施这项制度中的工作难题和解决途径。通过调研掌握全面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全面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5、救灾捐赠工作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 主要调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救灾捐赠管理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求的宏观思路和工作机制,以及民间组织在救灾捐赠工作中的作用。通过调研,为制定和实施救灾捐赠工作管理条例做好准备,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救灾捐赠工作管理体制。
6、城市社区建设。主要研究城市街道、 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宏观思路及管理体制。通过调研,制定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基本政策,理清政府、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明确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探讨新时期社区建设的思路、内容和方式。
7、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 主要调研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问题。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管理是关键。要通过调研理清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思路,探索行之有效的区界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界管理法规,逐步实施依法治界。
8、社会福利社会化。 主要研究我省福利事业社会化的宏观思路,分析我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状况和发展趋。进一步探索资金筹集、管理方式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途径,社会中介组织负责行业管理的新模式和政府宏观管理方式等。通过调研,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利事业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制定相关政策,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9、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安置办法。通过调研, 从宏观上理顺、拓宽残疾人就业的路子。要在政策法规上确定残疾人就业安置办法,具体调研内容:一是福利企业改革后安置残疾人的现状和趋势,并依此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二是研究残疾人分散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制定切实 有效的残疾人分散就业的政策法规。
10、新形势下基层民政组织的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研究。研究新时期基层民政组织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基层民政工作需要的组织形式,总结各地经验,探索基层民政组织的新形式和运行方式,促进基层民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调研方式
(一)对目前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明确哪些业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思路已经明确或基本明确,实施的手段、条件已基本具备,有关的政策法规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哪些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在明确调研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调研主题,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带上问题深入实际下基层。
(二)运用调查会和小型座谈会的形式,围绕调研主题,把客观情况弄全搞准,在全面掌握现实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深入思考,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分析、综合、概括和提炼,形成有高度、有深度、有操作性的成果,杜绝无的放矢的空谈和泛泛而论。对调研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集中力量,在小范围内进行攻关性研讨。座谈研讨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民政系统勤思考、有见识的实际工作者参加。
四、调研报告完成要求
各调研任务承担单位和各州、地、市民政局必须在2000年9月底以前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一式5份,交厅办公室。厅里将统一对调研工作成果进行评比和交流,优秀成果结集出版。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关于认真做好2000年民政工作调查研究的通知
时间:2000-04-21 作者:青民发 [056] 浏览次数:15752为适应机构改革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要求,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政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推进民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民政工作全面推向21世纪。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