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积极抢抓省级“婚俗改革试点县”机遇,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完善体系、强化机制、打造示范为着力点,常态化举办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探索新婚课堂等婚前辅导教育,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婚事新办等现代文明婚嫁新风,持续深化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各项举措,婚俗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婚姻登记“规范化”,构建婚俗改革新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婚俗改革工作,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将婚俗改革涉及行业部门全部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出现的问题。将婚俗改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工作内容,以现场会的形式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推动喜事简办,遏制大操大办。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婚姻登记场所“四室两厅”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处管理规范化,及时通过网络、咨询电话等方式公开婚姻登记机关办公时间、地点、流程等事项,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五年来,共办理婚姻登记5073对。细化资金管理。合理调整婚俗改革补助经费使用,保障民政“小切口”项目经费运转。2024年落实县级专项补助资金5万元。
二、党建引领“促融合”,树立婚俗改革新观念
以“党建红”带动“喜事红”。坚持把党建品牌与“520”“七夕”婚姻服务内容相融合,定期举办“倡树婚俗新风 缘定魅力贵德”为主题的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将党建文化引领融入传统中国婚俗元素,弘扬积极向上的婚姻理念和婚俗文化,构建了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价值观。以“新阵地”塑造“仪式感”。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文化优势,鼓励创新发展“文旅结合”,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景区建设婚姻网红打卡地,有机融入婚俗家庭文化,营造了室内婚姻登记、室外婚姻服务和婚俗文化传播基地相结合的良好婚俗新风尚。以“平台+”推动“时效+”。持续优化窗口服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免费提供离婚“冷静期”调解、法规政策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爱共融、爱有痕”服务。全县众多新人坚决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实行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为全县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作出了表率。
三、多维提升“和谐度”,回应美好婚姻新期待
完善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开展“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志愿服务+婚姻家庭”等服务模式,从婚姻登记“前、中、后”三个阶段入手,免费开展婚前辅导,提供情感沟通、心理调适、纠纷调解、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有力提高了婚姻当事人的“幸福指数”。强化婚姻辅导。各部门合力开展婚俗改革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大力宣传好家风好家教,进一步倡导全社会形成婚事新办简办的文明新风和“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婚姻家庭理念。今年截至目前,共开展婚前辅导40人次,离婚关系调适26人次。促进矛盾化解。将夫妻和睦、敬老孝亲等元素融入婚姻登记场所、村(居)文化宣传墙,大力开展“和谐婚姻”主题讲座、以案说法等活动。民政、妇联、法院等部门联合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专班,定期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共性和个性矛盾化解方案,助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
四、倡导婚俗“新风尚”,提升婚姻服务新成色
以多元宣传强化理念。在登记大厅张贴婚礼习俗宣传海报、箴言和图画,设置婚俗文化墙,在窗口摆放婚姻家庭手册、手举牌等宣传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短信平台、悬挂横幅、设置标语等形式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活动,逐步引导全县广大群众革除封建丧葬陋习、铺张办喜事的思想,婚丧改革政策深入人心。以村规民约引领风尚。将婚俗改革与遵纪守法、爱国爱乡、邻里友好、美丽乡村等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召开贵德县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工作推进会,因地制宜地将“尊老孝亲、勤俭节约、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补充完善到村规民约中,为更好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格局奠定了基础。以公益活动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公益品牌优势,整合资源,深入乡镇和村社开展政策宣传、婚姻指导服务等活动,深度宣传婚俗改革工作,持续发挥基层组织“庭院小板凳”“乡间大喇叭”“志愿红马甲”“文艺轻骑兵”等特色宣讲品牌作用,持续加大移风易俗改革宣传力度。近三年来,全县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召开县、乡、村移风易俗改革政策宣传会20场次。
下一步,贵德县将以“服务百姓、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全面完成现有婚姻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加快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步伐,配齐配强婚姻登记机关软硬件设施设备,争取年底与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二是探索开展“新婚护航”课堂、“家风教育”建设等服务,不断优化完善婚姻登记颁证大厅服务内容,全力打造婚俗文化传播基地和体验基地。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和特色景区,在美地花田、薰衣草庄园建设打造集体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婚俗宣传等服务为一体的户外结婚颁证基地,探索创立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婚姻登记服务品牌。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县婚俗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