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尖扎县持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

时间:2025-03-19   来源:尖扎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022
  尖扎县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具品质......
  尖扎县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具品质。
  一、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养老设施品质。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力推进沿黄三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全县已建成并全面投入运行的敬老院有4所,共设有床位410张,为特困老人提供了细心照料与生活保障。积极拓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资350万元完成县敬老院能力提升项目,投资250万元完成康杨敬老院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优化全县的养老服务环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二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夯实养老民生底线。高龄老人补贴工作方面:严格按照补贴标准,精准发放补贴。2019-2024年,共发放补贴 2544.27万元。其中,70 - 79岁补贴标准为110元/月;80 - 89岁补贴标准为120元/月;90 - 99岁补贴标准为140元/月;100岁以上补贴标准为180元/月。同时,2019-2024年为1.42万名老年人购买意外险,投入资金42.724万元,切实增强了老年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保及特困供养工作方面:2019-2024年,特困集中供养每人每月970.2元提高至1062元,分散特困供养每人每月882元提高至1062元。
  三是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支持专业服务向家庭延伸,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上门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2019-2024年,为全县10个乡镇和10个社区的110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付服务费1575.68万元,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四是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严格按照 “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原则,大力推行互助式农村养老模式。全县已建成18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其中1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已顺利完成改造升级项目。不断完善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破解了农村部分子女外出务工期间老年人照料难以及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问题,为农村老人和儿童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与安全感。
  五是聚焦民生热点,打造“爱老幸福食堂”亮点工程。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解决空巢、独居、留守、孤寡、失能等老年人“一餐热饭”的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9月设立了首家“爱老幸福食堂”,为全县范围内需要帮助的老人、残疾人、弱势人群等提供持续、专业的助餐服务。目前,食堂登记总人数691人,其中涵盖282位高龄老人、15位残疾老人以及397位孤寡、留守、独居老人。食堂每日提供免费午餐,幸福食堂运营至今累计就餐人数11.1万人,平均每天有145人前来食堂就餐,考虑到部分老人行动不便,食堂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送餐范围覆盖全县县域,上门送餐人数达3.5万人次。餐费补助金额为55.8万元。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民生工程,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爱老幸福食堂”的运营,“爱老幸福食堂”的运营,显著提升了我县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我县民生保障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今后发展思路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养老氛围。持续开展入户、集中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养老服务政策、老有所养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优势,吸引分散供养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鼓励社会中介、家政及社区服务参与居家养老,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开展“敬老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尊老氛围。
  二是加强养老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多渠道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升服务技能。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养老专业,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和退休医护人员加入。用政策、待遇、情感留住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护理人员工资增长和保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