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要闻

青海社会救助核对机制建设出现五个新变化

时间:2023-04-24  [要情039]   来源:办公室   作者:马宝虎  浏览次数:7021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青海省申请救助帮扶政策及项目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青海省申请救助帮扶政策及项目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坚持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围绕推动全省社会救助核对工作提档升级、全面发展,从核对机制工作总则、核对内容、核算方式、核对程序、结果运用、工作管理、工作责任和附则八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推动社会救助核对机制建设出现五个新变化。
  一是在构建综合格局上出现新变化。着眼将核对工作摆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推动落实,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21个部门和单位在推进核对机制建设中的职能和任务,努力构建起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核对工作格局。
  二是在信息比对范围上出现新变化。将拓展部门信息比对范围作为核对机制建设的“生命线”,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整合数据资源、凝聚工作合力,着力拓展部门数据比对,新增申请人纳税情况、困难职工帮扶、医保结算、司法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数据信息10项,共计纳入核对信息平台核查数据29项,基本实现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数据比对“应核尽核、应比尽比”。
  三是在核对业务拓展上出现新变化。坚持“走出去”战略,推动核对服务领域从民政部门到服务全省多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转变,在业务服务范围上新增了住建、教育、司法、工会、慈善总会等5个单位,实现了核对工作服务部门和业务领域更加广泛的目标,将在服务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四是在核对工作时效上出现新变化。紧紧围绕提高核对工作时效、提升工作效能,不断在创新思维、完善机制、优化流程上下功夫求实效,推动核对程序由基层提交信息、审核核查向部门数据实时比对、智能反馈结果的转变,正常信息核对时间缩短至7个工作日,核对机制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全省核对工作更加便民高效。
  五是在简化佐证资料上出现新变化。将提升核对服务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放管服”有关部署要求,大刀阔斧“减肥瘦身”、删繁就简、优化供给,取消以前申请对象需提交的可支配收入、租赁合同等22项证明事项,用信息化核对服务于群众,核对工作由原来的被动核查向现在的智能核查转变,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编审:朱彦清 编辑:霍艳珺 供稿:马宝虎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