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要闻

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政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时间:2022-10-15  [要情078]   来源:办公室   作者:山永鹏  浏览次数:12893
  9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青海这十年”民政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解决了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民政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9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青海这十年”民政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解决了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民政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十年来,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527.6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759个,投资总计58.85亿元,集中办成一批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大事实事。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面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投入各类民政救助补助资金272.31亿元,将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5676元,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600元;实施低保扩围政策,对27.1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年平均惠及11.63万残疾人,构建起省、市(州)、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基本建成了青海特色社会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的成果,有力有序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充满活力,有效助推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层民主渠道不断拓展,基层民主形式日益丰富,城乡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社区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达标覆盖率达到社区94%、农村83%;社会组织管理不断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范围内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5997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省持证社会工作者达1118人,志愿者队伍超过7209支。基本社会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全省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全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截至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860个、床位23470张;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综合补贴等制度不断完善,年平均惠及近40万老年人;全面取消婚姻登记收费,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省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85%的户籍居民,累计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2800余万元;制定出台青海省设镇、设街道标准,统筹推进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将全省五类、六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老年人“无劳动能力”认定年龄放宽到55周岁以上;将“二级视力残疾人”确定为无劳动能力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范围;支持年满18周岁但仍在接受大专、本科等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困人员完成学业;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权和5000元以内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投资6.45亿元为150万老年人提供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全面提高全省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建成全省首个“医工结合”医学治疗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试点平台,积极推动“智慧民政”建设。
  省民政厅一名副厅长及救助处、事务处、政权处、养老处主要负责人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编审:李玉峰 编辑:陈楠 供稿:山永鹏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