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服务水平,果洛州民政局始终把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落脚点,通过“四项举措”扎实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为困难群众织就一张保护网。
急难救助加快速度。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强服务,提高社会救助时效和精度,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及时、贴心的救助服务。对突发急病的困难家庭,快速启动急难型临时救助,简化审批程序,保证救助对象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强统筹协调,通过临时救助金予以解决。同时,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托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临时救助线上录入、审核和审批,防止出现“面对面、人对人”现象,全面开展“救急难”,落实好先救助后补办手续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州共救助6户急难型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72万元,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海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督促指导玛沁、玛多两县积极开展异地申办低保和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两县均以政府名义制定试点方案,并积极开展了试点工作,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取得显著成效。玛沁县共办理异地申报社会救助人员113户333 人,其中:该县本县内户籍的93户282人,省外4户12 人;正在等待核对后实施救助的9户31人。玛多县投入25万元,为87人开展社会救助服务工作。
入户核查应保尽保。扎实开展新增社会救助对象入户核查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积极采取实地走访摸排、网上办理双重机制,重点对低保金、临时救助金、残疾人补贴等资金审批发放程序是否合规、发放手续是否完备、发放数额是否准确等进行摸排和核对。通过全州民政部门入户调查、信息核查、民主评议等方式,今年1至4月,对因家庭收入变动超出低保保障标准政策和死亡人员186户443人进行了清退,将符合条件的275户700人纳入了城乡低保保障范围,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漏保、错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经办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积极指导各县按照省民政厅要求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全州共投入社会救助购买服务资金2450万元,178名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人员在县、乡镇社会救助岗位开展入户核查、档案整理、政策宣传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民政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政府购买社会救助人员服务能力,安排举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班,重点围绕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人员认定等政策进行培训,并积极选派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参加省上组织的业务骨干培训和各类专项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效率,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