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动态

【西宁市民政局】坚持人民至上显担当 救助困难群众有保障—西宁市民政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

时间:2022-04-24   来源:西宁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5705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西宁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处置指挥部的工作部署,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心用情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西宁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处置指挥部的工作部署,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心用情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及时响应、迅速行动,积极开展重点群体摸排。本轮疫情发生后,西宁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民政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乡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和村(社区)协理员队伍,对各县区特别是城东区辖区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在宁务工人员、因疫滞留西宁市的外州市及外省籍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新冠确诊人员家庭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发出创建“无疫村(社区)”的倡议,全力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坚强堡垒,共同创建科学防疫、管理有序、文明和谐、卫生健康的“无疫村(社区)”。
  聚焦重点、强化服务,兜牢关键时期民生底线。全面公布全市各级社会救助求助受理、政策咨询、投诉举报服务热线,确保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做到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市纳入保障对象共3.8万人,月发放保障金1725.22万元。静态管理期间,全市民政部门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重点困难群体摸排,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排查低保、特困、低边,以及滞留在宁务工人员等群体1.79万人,其中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12户225人(主城区65户135人),新增特困供养人员26户27人,临时救助1674人次(主城区550人次),共计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497.6万元。
  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实现社会救助一网通办。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一门受理”“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实现低保等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对新申请困难家庭,根据申请人申报材料综合研判,采取“先纳入后审批”的原则,取消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疫情防控期间,已有96人通过不见面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完善措施、积极应对,切实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在全面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难的在宁务工人员、滞留西宁市的外州(市)、外省籍人员等人群,本着救高不救低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通过临时救助解决好住宿、饮食等方面的临时性困难,合理提供米面油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今年3月以来,共站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1人次,其中主城区静态管理后救助18人次,目前2人由市社会福利院代管、1人在仁济医院接受医疗救治、在站救助15人。
  加强管理、落实措施,强化特困供养人员照料。对集中供养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果断切断疫情输入渠道;对分散供养人员全面落实属地化管理,督促服务照料人认真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责任,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目前,全市特困供养对象共0.33万人,月发放特困供养补助406.87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