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果洛州民政局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寒冬送温暖”集中临时救助活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通知》,并要求全州民政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从解决临时救助资金“趴窝”和各乡镇不作为、不担当等突出问题入手,本着简单、方便、集中、高效的原则,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摸底排查,明确对象。为确保此次临时救助活动落到实处,各县民政局和乡镇民政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入户、电话联络、数据核实等形式,重点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因疫情或其它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减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残疾人(含僧尼)等为重点特殊弱势群体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层层审核把关明确集中临时救助对象,按照要求在电视台,乡镇和县民政部门公示栏进行公示,确保了受助对象的公开公平公正。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微信等新媒体,采取图文结合等方式,持续深入广泛的宣传临时救助政策,积极引导公众关注、参与、支持“寒冬送温暖”集中临时救助。针对省民政厅近期新修订完善的《青海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果洛州民政局及时印制藏汉双语宣传册,发放到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购买服务人员手中,要求他们利用入户调查等形式,加大向全州困难群众的宣讲力度,确保新修订完善的两个《办法》各项政策在全州有效落实落细,进一步营造本次活动的氛围。
严格督导,确保实效。由州、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按照要求赴各乡镇全程督促集中临时救助和资金发放工作。期间,严格执行《果洛州转作风重实干抓落实若干规定》,没有给基层和临时救助对象增加负担,有效确保“寒冬送温暖”集中临时救助活动这一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行之有效,成效显著。本次活动按照家庭人口3人以下(含3人)的每户不低于1000元救助标准;家庭人口3人以上的每户不低于3000元救助标准,采取“一卡通”发放方式直接打入救助对象个人账户中进行,据统计,此次“寒冬送温暖”共为8019户26811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335.42万元。同时,各县民政部门为所属乡镇下拨 463.4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有效应对困难群众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急难事项,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
下一步,全州民政部门将继续深入基层和困难群众(含僧尼)中进行摸排,及时给予在摸排中发现的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并积极推行“资金+实物+服务”救助模式,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确保临时救助这项民生工作落到实处,使全州广大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