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正逢抗“疫”关键时刻,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青海省民政系统科学研判、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广大群众祭扫活动安全和谐、文明有序开展。清明节三天,全省各殡葬服务机构累计接待祭扫群众50771人,疏导社会车辆15759台,祭扫人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近半数。
科学研判,满足群众祭扫需求。根据青海省疫情防控形势,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刘宁对清明祭扫服务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批示,副省长匡湧就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下发关于清明祭扫工作的通告,指导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满足广大群众祭扫需求。省民政厅按照批示指示精神,认真安排部署清明祭扫各项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分清明期间祭扫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清明祭扫管理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各级民政部门因地制宜制定祭扫预案方案,切实做好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精准施策,有力保障群众祭扫。节前,各级民政部门下沉力量、靠前指挥,对各殡葬服务机构服务保障和消防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清明期间,严格落实划片管理、专人负责、24小时值班制度,并会同公安、自然资源、林草、城管、应急消防等部门认真落实自身责任,在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和重点时间段安排值守备勤,有序保障群众出行和祭扫。广大党员干部及企事业单位员工积极响应政府通告,自发选择错峰祭扫,有效缓解清明节期间集中祭扫压力。各殡葬服务机构持续加大对禁止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的宣传引导,对相对密闭场所实行全方位多频次消毒,提供必要的洗消用品。据统计,春分至清明期间各殡葬服务机构累计接待祭扫群众15.9万人,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服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创新方式,引导群众文明祭扫。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祭扫需求,各经营性公墓推出代为祭扫,免费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祭扫等服务,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祭扫需求;3家经营性公墓率先推出网上祭扫平台,迈开了青海省网络祭扫的新步伐;西宁市殡仪馆推出多样化祭扫形式,即献一束花、写一封信,填一张祈愿卡、挂一条黄丝带,引导群众文明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增添了文明祭扫新内涵;西宁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地在市区内设置上百处临时便民祭祀点,并发布详细地点及公交路线图,方便了群众外出祭扫。清明期间,各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免费提供鲜花42700余支,发放惠民殡葬、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宣传卡片10000余张,采取鲜花祭扫的群众占比约九成,烧纸钱的数量明显下降,移风易俗新风尚在大美青海落地生根。4月4日上午十时整,各殡仪服务机构有序引导,祭扫群众自发肃立默哀、鸣响车笛,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编审:刁成秀 编辑:霍艳珺 供稿:许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