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务工作涵盖流浪乞讨救助、殡葬、婚姻登记、残疾人福利,服务机构数量多、服务群众面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级社会事务领域服务机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线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弃小爱聚大爱,主动作为、坚守责任、迎难而上、逆风而行,让鲜红的党旗在社会事务领域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省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及时制定出台社会事务领域疫情防控23条措施,指导全省各服务机构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1月31日起全面建立社会事务领域服务机构“零”报告制度。分管副厅长和社会事务处负责同志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殡葬服务机构一线检查督导工作,积极协调为西宁、神安两家殡仪馆申请殡仪车辆通行证,有效保障疫情期间群众治丧需求。分机构制定3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指南,有力促进了社会事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青海省社会福利院:1月26日,在接到省民政厅相关要求后,青海省社会福利院立即启动封闭式管理,采取五个“防控”模式,保障疫情期间院内养员和职工的安全。
西宁市救助站:快速反应,制定四项“救助+隔离”措施,成立党员干部带头的街面巡查队,建立24小时排查走访制度,协调铁路部门开通来宁返乡人员绿色通道,助力他们顺利返乡。截至目前,累计上街巡查150余次,共劝导救助392人次,其中站外救助352人次,进站救助40人,省外救助12人,本省救助380人次,返乡29人,在定点医院滞留观察5人。
西宁市殡仪馆:1月24日以来,提前安排部署,先手制定措施,全面做好殡仪馆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应急预案,建立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暂停一切悼念活动,有力保障西宁市域两百余万群众的治丧需求。疫情发生以来,火化遗体199具,劝导1500余名治丧家属取消悼念仪式。
神安殡仪馆:作为我省唯一的一家民营殡仪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抽调业务能手、精干力量组成殡仪服务突击队,保障疫情期间群众殡仪服务需求。
格尔木市婚姻登记处: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宣传疫情期间婚姻登记的相关知识,认真做好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婚姻当事人体温检测、来源询问,公共环境消毒、婚姻登记高峰研判工作,制定人员分散、疏导预案,采取提前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分区、分段为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尖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室: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采取八项切实可行措施,按照“一测二问三办四消”疫情防控规范,确保疫情防控与婚姻登记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编审:刁成秀 编辑:霍艳珺 供稿:许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