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民函〔2018〕88号
农工青海省委:
《关于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提案转入我厅后,厅党组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该提案是一件立足我省,普惠于老年群体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尤其是推动互助养老模式的一份好提案。目前在我省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关键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二是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需要的满足;三是“时间银行”与互助养老的运行机制的建立等。为此,落实这一提案需要全省各级文明办、民政系统、财政系统、卫生健康系统,以及乡镇和城乡社区共同努力,是一个长远目标。省民政厅作为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管部门,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志愿者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志愿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为此,我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主动与省文明办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积极宣传,力争使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努力转变观念,逐步使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同时积极孵化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二、努力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符合实际的志愿者队伍
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化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国际经验,也是《志愿服务条例》鼓励和倡导的发展方向。当前,结合执行《志愿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继续抓好《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依法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等便利措施使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实现依法登记,同时综合运用孵化培育、政策指导、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示范引领、平台搭建等多种方式,引导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提升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广泛设立志愿服务站点,为有意愿、有能力的志愿者开展服务提供广阔空间和便捷平台。通过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站点的发展,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规模、提升志愿者队伍能力。通过努力,使我省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企业志愿者、民间志愿者、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多样化志愿力量得到进一步扩大,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城乡社区老年群体提供广泛的服务,为实现我省老年群体“美好晚年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尝试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指低龄老人或当地村民自愿为高龄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具体操作是,首先由社会工作者来精准对接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服务;然后,由农村社区工作者来登记服务时间并做好记录和归档;最后,待这些曾经做过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或村民年龄达到高龄后,或者出现半失能的状况,再由农村低龄老人或村民为这些曾经做过服务的老人,提供同样时间的养老服务。
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是新时代必然的趋势。鉴于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我省财政支持和服务人才等局限性。争取省财政预算每年列支一定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专项经费,可以尝试性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试点。
1.积极协调省财政预算每年列支3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试点工作。2018年组织专门人员,在对我省农村老年人综合需求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力争从2019年开始启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试点项目。选择海东市、西宁市辖区内各3个社区(村)为服务单位,以高龄或半失能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每年设立6个“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每个项目预计经费为50万元。经过3至5年的试点后,由省文明办、民政厅牵头,协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进行评估、反思,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力争在2025年前后出台“青海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意见”,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为青海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好保障作用,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贡献。
2.政府购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项目,由省民政厅具体负责。在试点过程中,购买方式可采取委托制或者单一谈判的形式,确保证服务质量和项目的示范性。
3.充分发挥我省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尤其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社工力量的支持和引领作用。近几年来,在社区养老、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流动人口等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为此,主要依托我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专业社会工作、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共同设计以农村高龄老人或者半失能老人为核心对象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由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只能提供简单的日常家政服务、紧急救助等服务,对于高龄或半失能老人诸如康复训练、日常护理和治疗、心理健康与增能等服务,再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会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提供。只有这样老年人综合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总之,在志愿服务组织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构建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引领+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村民自生志愿者+农村社区工作者参与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
衷心感谢对我省志愿服务和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白杨 电话:0971-6104271
青海省民政厅
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