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探访青海各大公墓:改变传统观念推广节地生态殡葬

时间:2018-0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17196
  “生态殡葬不仅有利于节地、生态环保,也能减轻家庭经济上的负担。”对于生态殡葬这种新型的殡葬方式,青海省西山公墓负责人宋安林抱有很大的期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生态殡葬不仅有利于节地、生态环保,也能减轻家庭经济上的负担。”对于生态殡葬这种新型的殡葬方式,青海省西山公墓负责人宋安林抱有很大的期望。
   2016年开始,西宁市各公墓推行生态殡葬,探索建设适合青藏高原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生态殡葬方式。5日,记者走进西宁各大公墓,探访节地生态殡葬推广成果,看各公墓如何引领殡葬新风尚。

 
  据悉,目前青海省西山公墓、西宁颐宁公墓、千鹤陵园等积极探索高原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兴建壁葬、草坪葬、树葬等生态安葬区供市民选择。
  其中,青海省西山公墓自2016年起因地制宜设计了靠墙殿堂葬、墙壁葬、塔亭葬等六种生态殡葬方式。目前,公墓建成由靠墙殿堂葬和墙壁葬组成的生态殡葬长廊,将近有2万多个穴位。
  宋安林介绍:“殿堂葬和墙壁葬的占地是传统墓穴的5%不足10%,节地效果非常明显。”目前,该公墓售出(包括预订)120多个生态殡葬穴位。下一步,公墓将因地制宜探索建设树葬和塔葬等生态殡葬方式。
 

 
  此外,西宁颐宁公墓于2015年试探性开发草坪葬,修建草坪墓穴40余座。西宁颐宁公墓工作人员王明介绍,草坪墓穴做的比较节俭,墓样非常具有观赏性,价格较传统墓穴优惠。
  记者在西宁颐宁公墓看到,公墓的草坪墓穴形式各样,有书卷样式也有立碑式,分布在公墓开发的草坪上。相比起传统墓穴,草坪墓穴更加简洁、精巧。
  王明说:“草坪葬优势明显,环保、节约土地,还减少污染。选择草坪墓穴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人们的观念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转变。”
 

 
  随着殡葬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生态安葬正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选择。西宁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土地紧张,人口太多总的土地有限。“该想开的还是要想开,再不能用老传统老观念去衡量这个事情。能火化尽量火化,要么就是树葬、草坪葬,占地面积小,没有污染,有个地方寄托哀思就行了。”
  宋安林告诉记者,市民的思想观念要逐步改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态殡葬的相关政策。
  今年年初,青海省下发《青海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试行)》,对青海省城乡居民丧属在省内核定生态公墓区范围内实行壁葬、塔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3000元。《办法》从2018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通过政府财政奖补,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实行绿色殡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