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一、西宁市普查办从“五抓”着手,夯实基础管理
二、海北、海西州共同普查州级行政区域界线地名
三、祁连县完成勘界成果资料等数据库录入工作
目前,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各地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有效推进工作进程。本期转发部分地区的做法供学习借鉴。同时,也希望各级普查办,及时上报本地区的典型做法,特色亮点和经验收效,积极为全省地名普查工作共同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一、西宁市普查办从“五抓”着手,夯实基础管理
西宁市普查办从抓进度、抓质量、抓关键、抓协调、抓安全“五抓”着手,建立了市、县(区)两级地名普查工作进度台账,按月统计上报地名普查进展情况。县(区)根据实际制定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地名普查工作进度计划,将普查工作任务按月份解,制定专人登记、专项审核、专项督查、分类汇总的普查工作制度,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海北、海西州共同普查州级行政区域界线地名
海北、海西两州地名普查办组织祁连、刚察、天峻3县地名普查专业人员共12人,在天峻县召开海北与海西州共同普查两州行政区域界线地名现场工作会。为保证州级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专门制定了《海北州与海西州共同普查两州行政区域界线地名工作方案》,从人员、任务、流程等方面都作了周密安排,利用2天时间,开展了29条两州交界地名属性信息采集和标准化处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确认了地名的语种,其中藏语22条、蒙古语3条、蒙古、藏复合语2条、汉、藏复合语2条;二是深入探讨和交流了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音译中存在着注音用字一字多写和一字多音的问题。相互交流了地名含义、来历及地理概况内容,对含义、来历解释不一致的,按照“诸说并存”原则加以说明;三是统一了点状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地理坐标,并在工作图上进行了标注;四是编制了《海北与海西州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普查目录表》,为两州内县级界线地名普查工作对接确认积累了经验。
三、祁连县完成勘界成果资料等数据库录入工作
祁连县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利用半个月时间,通过调档、查阅、上报、录入等程序完成了勘界界线、界桩数据资料录入数据库工作,共录入界线20条,界桩43颗,其中省界线1条,州(市)界线2条、界桩12颗,县界线3条、界桩12颗,乡镇界线14条、界桩19颗。同时,新增补录自然实体地名4条,经专家审定重新确认标准化处理地名11条,民族语地名7条,为普查成果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行政区划
-
我省各地积极有效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时间:2016-09-07 [2016 第15期 总第23期] 来源:青海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浏览次数:15325目前,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各地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有效推进工作进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