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一、治多县深入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地名普查工作
二、大通祁连两县对接确认边界地区地名
三、祁连县加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
治多县深入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地名普查工作
在治多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由治多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人大、县民政局、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民语办、索加乡政府、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县电视台、民间学者、以及三江源报社、青海日报社、技术服务单位青海上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成员共30人,于3月27日至4月8日走进可可西里,实地开展地名普查外调工作。
普查工作组途经可可西里鄂龙曲、格鲁湖、祖日措群湖、祖日措钦湖、伊日湖、西金乌兰湖、月亮湖、太阳湖、卓乃湖、杰桑·索南达杰保护站,克服重重困难,对可可西里4.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具有地名意义的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进行了全面调查、走访和核查,现场采集了地名属性信息和多媒体数据。最终确定可可西里地名调查目录369条,其中,对47条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了命名;对12条重名和一地多名的地名作了标准化处理;对属性信息不全的地名进行了补充完善。
经集中攻坚,全面完成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名的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及内业数据审核工作,填补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对可可西里区域地名调查的空白,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截至5月10日,治多县已全面完成县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内业地名收集工作。
大通祁连两县对接确认边界地区地名
为规范边界地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跨界地理实体标准名称,5月11日,大通、祁连两县地名普查办的同志在祁连县进行座谈对接,共同确认两县边界地区双方使用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3条,名称读写认定一致,使用规范,一致明确为标准地名。两县边界地区地名的确认,为下一步制作矢量地图奠定了基础。
祁连县加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
为扩大地名普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取得全社会对地名普查和地名管理工作的支持和认同,根据海北州地名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祁连县于5月12日上午在县政府驻地八宝镇中心广场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悬挂“做好地名普查,方便百姓生活”的横幅,向过往干部群众宣传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意义,地名传承、地名文化、地名管理等内容,发放青海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印制的红蓝《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册》400册,县地名普查办公室印制的宣传资料200份。同时在县城新城区广场东、西路,团结路等主要路段悬挂地名普查宣传横幅,营造氛围,为深入推进地名普查工作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