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全力做好地名普查

时间:2016-04-26   浏览次数:17186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祁连县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做一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祁连县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做一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编制了《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调查目录表》。目前已是第二稿,共收录地名1324条,涉及11大类、47个子类,其中:陆地水系类592条;陆地地形类264条;行政区域类8条;群众自治组织类48条;非行政区域类12条;居民点类131条;交通运输设施类101条;水利水电通讯设施类16条;纪念地旅游景点类51条;建筑物类12条;单位类89条。藏语264条、蒙古语32条、汉语590条、复合语438条。
(二)填写了《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表》共1324份,现已进行了第3次修改。购置专用计算机,安装了省地名普查办配发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按格式录入《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表》共1324份。标注了60幅地名普查工作图。依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操作规程》有关工作图地名标注、地理位置符号的标绘的规定,完成了省统配的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1:5万工作图的标注。
(三)完成了2014年、2015年地名普查档案的整理,其中:地名普查文书类档案8卷96件636页,地名普查档案12卷105件1975页。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名普查工作机构。根据省、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安排和要求,2014年7月县人民政府以祁政(2014)第148号文成立了由县政府办公室等27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统一的实施方案、工作规程和普查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具体负责全县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宣传和督促、检查及日常工作。各乡(镇)也相应的成立了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地区地名普查的具体工作。形成了机构健全,目标明确,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根据省、州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制定出台了《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方案》,对普查的任务、质量、时限、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方法明确,从而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由于我县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加之此次地名普查质量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工作人员缺乏最基本地名专业素质。为此,我们把提高普查人员的专业素质摆到了首要位置,去年4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安排部署暨培训会。各乡(镇)主管领导及普查员,县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计5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州地名普查办专业技术人员,对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政策、目的、任务、意义、操作规程、如何判读地形图、标注工作图、数据信息采集、GPS操作规程等进行了详细解授和答疑。通过培训,提高了参加培训班全体人员准确把握地名普查的政策要求和目标任务,明确了地名普查有关技术规范、操作标准、表格填报的业务水平。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分发普查工作资料、张贴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营造了地名普查的良好氛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扩大了地名工作的认知度。
(三)组建队伍,落实保障,做好地名普查准备工作。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启动并有序展开,县民政局首先是抓好人员、经费、办公设备“三落实”:一是通过外聘和内部调剂,为县地名普查办公室落实6名专职人员,是全州县级地名普查办配备人员最多的县;二是申请县财政拨入专项工作经费42万元。三是购置了计算机、GPS等普查设备,调剂落实近50㎡办公室,并配备了一辆越野车用于外业普查。为全县率先开展地名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按照审批程序刻制地名普查工作专用章三枚,印制普查领导小组文件等3个文头版。并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密制度》,在与县地名普查办工作人员签定保密承诺书的同时,对接触普查工作的各类表格、地图等相关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均签定了保密协议,以加强保密安全的防范。
(四)编写地名调查目录表,开展外业地名调查。一是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包括《县地名志》、历年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和资料、县志、文史资料、党政机关、各有关部门相关普查资料、数据等,以此为基础,编制了《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调查目录表》,并印发到各乡镇在普查工作中供参考。二是根据《地名调查目录表》,去年4月份以祁地普办(2015)03号文给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预填<祁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的通知》,通知就如何普查、填报表格等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要求。得到了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普查人员3个月的辛勤努力,7月份陆续完成并上报了填写的表格及资料。三是按照各乡镇、各部门上报的地名普查登记表资料,县普查办工作人员先后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行程3600余公里,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45个村(牧)委会,6个自然村,4个农事队,3个社区居委会,近百个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通过采取调查收集、走访座谈、实地踏勘、督查指导等方式,完成了1324条地名信息的采集、对照、挖掘、核实、考证及GPS数据采测。为确保各类自然地理实体数据的正确、翔实及技术要求,出资5万元资金委托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用图解法完成了800余条自然地理实体四至坐标、长度、宽度、高程、面积、直线距离等10项数据测量工作,保证了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整理完善录入地名普查登记表。《地名登记表》是形成成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外业调查核实和内业图解法测量采集的信息,组织专人专项对标准名称、地名含义、来历、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等资料先后3次梳理、修改、考证、补充、完善,基本做到了详实、准确、资料来源明晰、可靠。委托县藏语文办公室完成了近300条藏语地名译写工作。通过3名工作人员近20天时间艰苦努力,现已完成了1324条地名及50余幅影像资料的录入工作。此前,依照工作图标注的有关规定,技术人员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利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工作图标注,基本做到字体正规、字迹清晰、用字规范、位置准确、图面整洁的要求。
    (六)认真抓好常态化工作。一是今年3月份给县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要求对八宝镇新城区路街巷和旅游景区等基础设施地名重新命名更名的报告》,并召开了安排部署设置地名标牌前期准备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要求统计各居民小区及单位住宅楼相关数据的通知》。二是按民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地名档案管理办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文件要求,集中10天时间,在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整理了2014~2015年度的地名档案,严格按照要求分类、编号,有序排列,实现了资料的完整性、美观性,为下一步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和地名普查验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着力做好信息报送,使上级普查机关随时掌握工作进程,同时也向高层次进行了自我展示,扩大了工作效应。
三、下一步打算
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县的地名普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可喜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及普查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等条件的制约,我们的工作和兄弟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离国家的地名普查技术规范还有着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正面临着不少地名专业和普查数据建库软件中存在问题的困扰,而且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着力抓好多媒体信息的采制、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等工作,要把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合到地名标准化处理中,继续抓紧基础表中的补遗填缺和文字修改,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控措施,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