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西宁市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助学暂行办法》于2003年制定,根据当时地方财力,每个低保家庭子女考入大专院校后由民政部门一次性借助2000元,就业后予以偿还。这种低水平助学救助难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开展脱贫攻坚调研中,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市民政局对贫困家庭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救助工作开展专项调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对西宁市现在校大学生相关情况进行了实际社会调查和远程网上调查,对低收入家庭在校高中生情况进行了摸底和测算,获取了完整的调查数据。对此,从2015年起,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救助纳入“八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计划,把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作为教育救助的重点任务,根据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学费和生活费平均标准以及贫困学生的愿望,制定出台《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施办法》,新的《实施办法》体现五个明显特征:一是把一次性借款修定为全程资助,至大学本科毕业(最长4年、医学专业除外);二是资助标准大幅度提升,考入一本本科院校、二本和三本本科院校、专科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每人每年资助学费分别为7000元、6000元和5000元;三是资助内容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实行“双向”资助,受学费资助的大学生按照全额城市低保标准,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按月资助生活费;四是把不符合学费资助条件但符合生活费资助的学生也纳入全额城市低保范围,享受生活费资助;五是生活费标准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化而调整。教育资助计划保证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实施贫困大学生全程学费和生活费资助,每年资助人数约800人左右,人均学费6000元、生活费4800元,年人均总额达到10800元左右,需资助金约867万元左右,主要通过建立市级救助基金,加大社会力量捐赠,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低保、教育扶贫等专项资金;市级财政安排必要兜底资金三种途径解决。
编审:王伟 编辑:贺世瀛 供稿:西宁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