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

时间:2016-03-18   浏览次数:22092
为进一步探索社会组织与党政机关脱钩后党建工作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为进一步探索社会组织与党政机关脱钩后党建工作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发挥好社会组织党组织,特别是异地商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供职在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省社会组织党工委确定本年度破解社会组织党建难题为:“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
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
一、项目名称
“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主要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党员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社会组织党工委拟联合在青异地商会党组织,开展探索商会党建新模式的项目化党建,以引导全省性异地商会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信任、信心方面取得新成效,同时,通过此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对异地来青创业流动党员的管理,探索社会组织与行政机构脱钩后党建的管理模式。
二、项目简介
实施该项目主要以异地商会党组织为抓手,建立健全异地商会党组织的基础上,发挥党组织作用,探索开展由商会党组织帮扶组建在青非公、小微企业党组织,强化党组织作用发挥,加强对异地来青创业流动党员的管理,同时,为社会组织脱钩后党建的管理工作探索经验。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登记注册的异地商会有27家,基本均属省级社会组织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现注册登记异地商会中已经组建成立党组织的19家,其中:建立异地商会党委4家,建立异地商会党支部15家(见附表)。
三、项目背景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全国各地来青谋求发展创业的能人贤士不断涌入,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同时,来青发展的一些小微企业,为了解掌握更多的市场行情和信息,自愿加入各类行业协会、异地在青的商会。据了解,这些异地创客中年青人居多、思想活跃,部分小微企业组建党组织的条件基本成熟,但缺少懂党建工作的带头人。为解决这一难题,省社会组织党工委拟采取“异地商会党组织+小微企业”的方式,将异地在青从业的流动党员全面纳入组织范围,接受组织监督、参加组织活动,为此,拟组织实施“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项目化党建工作,促进和推动异地商会党组织的组建,同时,帮助建立健全会员单位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此,探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实施该项目需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由异地商会党委通过业务联系,帮助指导其他地区在青登记异地商会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消除异地商会党组织党建空白点。二是由异地商会党组织,负责联系和帮助1-2个小微企业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对确定帮扶组建单位,目前条件尚不成熟的,通过异地商会党组织向会员单位派遣党建指导员或帮助会员单位聘请老党员或党务工作者的方式,强化会员单位党建工作的引导工作;四是注重从企业员工中选拔年轻有为、业务能力强、党员群众认可的党员员工,进行党建培训,使之熟悉党务工作,以此促进异地商会党组织建设。同时,带动会员单位中部分规模化积极性高的小微企业开展党的建设。
四、项目载体
此项目化党建主要是针对异在青的27个商会组织,由目前已经成立党委的4家异地商会党组织为载体,在理顺异地商会党委的隶属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将已经组建成立党组织的15个异地商会党支部按地域相近,方便活动,便于管理的工作思路,就近合并纳入相应异地商会党委,然后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要求,在其余尚未建立党组织的8家在青异地商会中集中全面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引导和指导工作,要求已经登记注册且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异地商会全面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消除商会类社会组织党建空白点;然后由组建成立党组织的各异地商会党组织负责,在本商会会员中选择1-2个符合组建党组织的企业,开展党建指导引导工作。
具体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构架。一是由省社会组织党工委会同成员单位,成立项目化党建领导小组,分片负责指导异地商会党组织关系的理顺和尚未建立党组织的8家异地商会党建工作;二是由党工委与已经组建成立商会党委的4家异地商会协调,按地域相近的原则,将目前组建成立的15家异地商会党组织合并到相应党委,开展好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三是党工委和成员单位分片负责,指导已经成立党委的4家异地商会和15家异地商会党支部,按照本商会会员单位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党建积极性,协调指导1-2个会员单位小微企业开展党建,并将本商会所有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范围,开展组织活动。
各异地商会负责组建成立的异地商会党组织和小微企业党组织,隶属本异地商会党委(党总支)管理。同时,根据异地商会党建工作的需要,实施好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商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成立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共同构建相互交流、服务党群的工作平台。
2、统筹协调,及时成立商会党组织。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强化对全省性社会组织党建的管理,结合目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从本年度开展,在新登记成立的全省性异地商会时,拟采取同步组建党组织的办法,由登记管理机关指导商会按照规范的架构和程序在异地商会成立,同时组建成立党的基层组织,配强异地商会党组织班子。党组织书记选配要做到“两个优先”,即商会会长、副会长优先,党员领导干部优先。经过层层推荐,并经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异地商会党组织书记及委员会组成人员,建立完善异地商会党组织规章制度,要求异地商会党组织各项活动与商会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促进和实现异地商会党组织与商会工作的良性互动。
五、重点工作
1、坚持因地制宜,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省社会组织党工委结合各异地商会的实际,按照商会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合理规划,协调统筹,坚持将异地在青商会的党员活动室、电教设备等硬件建设作为重点。建立红色家园,实现党群活动一体化。设立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配备部分党建读物、党员电教片等党建资料,加强党员的党史传统教育;建立党员活动室,为党员提供理论学习资料、书籍和党建网站浏览等服务,定期举办党课讲座、党员电化教育、在线学习等活动。
2、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党组织作用发挥。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党员组织生活经常化;建立健全困难党员信息库,接受困难党员的救助申请,做好困难党员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异地商会党组织与会员企业党组织互查帮扶机制,通过组织会员单位各级党组织书记互查帮扶,既相互检查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具备条件的商会和会员单位党组织成立“党员服务站”,为供职党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的流动党员及时提供组织关系特殊服务,从而将每名党员纳入到党组织活动之中,为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提供保障。
六、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为保证本年度项目化党建的顺利实施,在青各异地商会党组织和商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社会组织党工委具体部署,全面开展各阶段的相应工作。省社会组织党工委将成立由党工委罗松达哇书记任组长,陈庆华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由党工委成员单位以及4个异地商会党委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相关信息数据统计汇总,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整理以及汇总上报等具体事务。
2、落实责任。为了保证本年度党建项目的有效实施,根据分工,由省社会组织党工委罗松达哇书记负领导责任,省社会组织党工委陈庆华专职副书记负直接责任。该项目省委组织部批准实施后,立即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以点带面,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措施,明确责任,形成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全省性异地商会组织中全面实施,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为全省异地商会党建工作的全覆盖、探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的党建管理工作,总结和提炼积极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3、经费支持。实施“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建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所需工作人员,拟从社会聘请一部分,从异地商会抽调一部分等方式解决。具体负责完成此项目的阶段任务,所需经费拟申请省委组织部按暂定50万元项目经费帮助解决,我们将建立项目任务预测评价和经费分配机制,在分析各项目进展情况和解决党建难实质问题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绩和努力情况,分阶段下达,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项目评估
“探索商会党建模式、创新商会党建管理、强化商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项目化党建的全面实施,使在青异地商会党组织进一步增强组织凝聚力,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1、形成创先争优,和谐发展的新局面。通过在异地商会党组织实施和和开展 “服务社会比奉献、促进和谐争先锋”创建活动。组织各异地商会基层党组织评选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党员岗位,并悬挂“党员先锋岗”匾牌,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出台“党员先锋岗”管理办法,在党员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的党员队伍。同时,在异地商会和会员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比文明、比诚信、比守法、比奉献、比发展”的“五比”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2、深入社区,回馈和服务社会。一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以结对帮扶、困难救助、便民利民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参加,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并根据各自特长划分为不同的志愿服务队伍;特别是通过商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医院、群众性文化单位联合,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送医送药下乡和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丰富民族地区、偏远山区的文化娱乐活动。二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探索开展商会党组织与困难企业、贫困乡村党组织结对联谊活动,依托单位网络,开设红色网站、党建微博、党建QQ群、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开展组织活动,服务会员单位员工。以异地商会和会员企业单位以及供职人员为主要群体,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健身等活动,既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又加强了会员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定期举办一期有关法律、理财、健康、文明礼仪、文艺书画鉴赏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帮助群众提高基本素养,更新社会组织经营发展的理念。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