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动态

民族“鱼水情” 共建一家亲

时间:2015-05-08   来源:办公室   作者:西宁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8111
  自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以来,西宁市军地双方以加强民族团结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一家亲”共建和帮扶活动,民族“鱼水情”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自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以来,西宁市军地双方以加强民族团结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一家亲”共建和帮扶活动,民族“鱼水情”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化民族宗教认识。军地双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力倡导文明、和谐、发展理念,积极提高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妥善处理民族纠纷,无影响社会发展的民族问题。驻宁各军警部队紧扣民族地区特点,将维护民族团结摆在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扎实学习民族团结中“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重要意义,教育广大官兵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积极开展民族帮扶工作夯实了思想基础。
  二是“一寺六方”和共建活动突出特色。西宁警备区、西宁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解放军第四医院、湟中县人民武装部、湟中县公安消防大队、湟中县鲁沙尔镇政府与塔尔寺签订了军民共建塔尔寺长期共建协议,积极为寺院办实事、办好事。筹集11.7万元为塔尔寺五明哺育院捐赠学习电脑20台、空调5台;解决了33户僧侣住房难的问题,补助危房改造资金42.9万元;先后投资60万元用于寺院照明亮化、景区净化、道路硬化等建设。每年组织医疗队为僧侣进行健康体检,发放了医疗卡和保健箱,并在解放军第四医院设立了民族病房。
  三是民族联建工作广泛开展。驻宁各军警部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派出指导员和政策讲解员为少数民族群众讲解有关民族政策,深入寺院和民族村开展送医送药、爱心捐助和慰问帮扶等活动。各民族乡、社区干部群众主动走进军营送温暖,与部队官兵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积极为驻地部队和广大官兵排忧解难,提供“微心愿”服务。大通县组织开展了军民共建和谐稳定寺院活动,为广惠寺僧侣发放“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和液晶电视23套;城东区在各寺院图书阅览室开辟了国防教育角,设立了国防教育咨询点,解放军第四医院专门制定了少数民族群众贫困群众减免10%至40%医疗费用优惠政策。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在民族地区进一步发扬光大。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