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动态

西宁市民政局采取“2345”工作举措强势推进“三基“建设

时间:2015-05-07   来源:办公室   作者:西宁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9337
  西宁市委作出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后,西宁市民政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创新推出“2345”工作举措,稳步推进“三基”建设工作。
  西宁市委作出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后,西宁市民政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创新推出“2345”工作举措,稳步推进“三基”建设工作。
  ——“2”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采取是一手抓全市“三基”工作牵头任务,一手抓机关“三基”建设任务,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处室负责人,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3”是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三项工作,确保三基建设各项工作平衡发展、协调推进。
  ——“4”是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党建品牌创建工程。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三高三无党组织,实施高原先锋工程,开展后进党组织整改活动,不断深化“贴心民政 情暖万家”党建服务品牌。二是实施民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专项整治活动、 “转作风、抓落实,做表率,提升执行落实能力”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全局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工程。通过制订“权力清单”、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规范权力运行、简化办事程序、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提升机关效能。四是实施民政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采取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集中轮训、“一把手”讲党课、党员讲“微党课”、干部业务培训、举办道德讲堂、开展涉藏涉疆维稳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人员基本能力。
   ——“5”是落实“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社区服务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按大村6万元、中村5万元、小村4万元,一类社区10万元、二类社区8万元标准核拨村、社区运转经费。首次为每个社区每年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提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报酬,使其达到本地区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2倍。积极争取实施社区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努力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二是应急救灾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提升工作。积极争取下拨救灾资金620万元,救灾面粉1900万公斤,救济受灾群众114254人,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救灾机制,修订完善了《西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强部门合作和防灾减灾宣传,组建了1253名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开通运行了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切实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三是政府购买服务和多样化养老服务推进工作。围绕养老服务社会化,出台了《西宁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工作方案》,探索健全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性和互助服务、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构成的就近便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实施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制订《西宁市居家养老实施办法》,推广盘活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的经验,开辟多途径管理服务模式,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要求。四是低收入核查机制和低保工作绩效管理确保低保公平公正。围绕社会救助集约化,有效整合各项救助政策和资源,健全对贫困失业人员、贫困残疾人、贫困学生、贫困高龄老人、因病致贫家庭、低保边缘人群等实施专项救助,并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方便救助群众。以低保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了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核对机制,推进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救助准确性和公平性。五是深化社会组织改革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和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的基础上,采取下放登记审批权限, 简化登记审批程序,降低登记准入门槛,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政社分开等措施,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目前,全局“三基”建设各项工作正按照西宁市委要求有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