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州坚决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实事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民政厅的指导要求,将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高位推进,立足农牧区特点和少数民族特色,以“五个坚持”探索农牧区老年助餐路径,积极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养老服务样板。
坚持党建引领。海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形成州县组织部门推动、民政部门支持、乡镇保障、基层党组织实施的四级联动格局。组建“幸福助老”志愿服务队,推行“1名党员联系2名老人”,提供送餐、健康监测服务;试点畜禽“寄养代管”,筹措资金购仔畜,由党员、老人等代养藏羊牦牛生猪直供助餐点,形成“群众赚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助餐收费模式,凸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坚持统筹规划。海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专题研究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建设、运营、管理等各项保障机制;布局上考量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服务需求等因素,盘活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站点等公共资源,保障助餐点用房需求。全州已建成运营助餐点133家,累计服务老年人57万余人次,2024年新建19家、改造提升90家,构建起覆盖广泛、便捷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坚持公益属性。秉持公益优先原则,制定差异化收费标准,对社会老人及儿童收5元,7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60岁以上特困、低保、残疾老年人收2-3元,实现助餐点暖心惠民。鼓励社会公益资金注入,构建政府补贴、社会力量捐赠、个人出资、联点单位帮助等多元资金保障体系,为服务长效运转提供支撑。
坚持安全为要。制定《老年助餐点建设运营基本要求》,细化4大板块14项指标,建立“日公示、月督促、季调度”机制及用餐配餐登记制度。强化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动,不定期检查食品卫生与消防安全,排查整改隐患,确保老年人用餐安全、助餐点运营平稳。
坚持多元参与。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老年服务,争取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农行海北分行等慈善资金支持,用于助餐点改造升级;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村民等多方力量参与,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为食堂运营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老人发挥银发力量,自愿为助餐点种植蔬菜、养殖猪羊;村民主动参与食堂的管理和监督,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助餐服务水平。
编审:陈楠 编辑:舒其煌 供稿:马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