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发展成就

以法治护航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

时间:2025-03-17   来源:政策法规处   浏览次数:2024
  近年来,青海省民政厅着力在树牢法治观念、创新执法模式、优化高效监管、提升政务效能、加强教育培训和重点攻坚整治等方面探索,推动民政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护航民政服务发展再升级、业务水平再突破、民生保障再强化,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民政厅着力在树牢法治观念、创新执法模式、优化高效监管、提升政务效能、加强教育培训和重点攻坚整治等方面探索,推动民政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护航民政服务发展再升级、业务水平再突破、民生保障再强化,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站位推进民政法治建设。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民政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自觉从中探寻创新推进民政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于民政法治建设的各环节、全过程,推动全省民政法治建设扩广度、拓深度、提高度。印发青海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编制厅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制定省民政厅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等,自觉适应法治建设新常态,强化实践养成,树牢民政干部法治思维。
开展3.8妇女节普法活动
  创制立法政策创新持续发力。始终立足创制性立法和制度建设,为提升民政事业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着眼立法重点,强化沟通协调,《青海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青海省殡葬管理办法》和《青海省社会救助条例》分别列入2025年度省政府立法计划力争完成项目、重点调研项目和酝酿论证项目。2024年,先后制发《青海省民政领域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指引和行政执法文书》《青海省民政厅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和流程图》《青海省民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青海省民政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青海省民政工作社会监督员制度》《青海省民政厅公平竞争审查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政策支持。
  刚柔并济彰显执法力度和温度。制发《青海省民政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办法(试行)》,明确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为进一步规范民政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促进行政处罚行为公平、公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度推进全省民政领域监管法治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制定《青海省民政领域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试行)》,建立民政部门不予处罚、从轻处罚以及减轻处罚事项清单,明确适用情形和配套监管措施,细化量化执法尺度,督导各地全面推广说理式包容执法新模式,让民政执法更有人情味、更有温度。

省民政厅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清单管理助力监管优化提升。编制完善民政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并建立年度动态调整发布机制,推进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和类型等的统一。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监管,制定发布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11大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组织开展预防养老诈骗、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专项行动,重点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公开透明提升政府公信力。线上,综合运用政务网站、服务窗口、服务平台、12345热线等渠道了解群众需求,规范信息发布程序,提供政务信息查询、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线下,除依法需要保密的事项之外,在决策前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通过听证座谈、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并将意见收集、采纳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实现政务“线上+线下”立体式公开全覆盖。此外,坚持“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及时更新网站信息,确保信息发布时效。仅2024年一年,在厅门户网站公开部门文件11份、动态信息905条、公示公告31条、重点项目建设信息2条、建议提案25条、回应关切58条。
  补齐短板扎实履职尽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动态管理民政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库,确保持证上岗。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全省民政系统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法治专题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线上学习,邀请省司法厅专家培训授课等方式,补齐民政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工作能力短板,消除经验盲区,为高质量规范执法奠定良好基础。

文景街西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志愿服务”
  聚焦重点强执法优服务。聚焦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管理和儿童福利等重点领域,见真章下功夫,强执法优服务,真正做到惠民生、暖民心。2024年,围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专项行动,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152家,依法行政处罚20家,列入活动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27家;完善城乡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机制,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重点抓好农村散埋乱葬治理、经营性公墓存在问题“回头看”,殡葬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以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重点地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品质化;深入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排查、精准认定、精准保障”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保障范围。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