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岁末年初民生保障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海西州民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进一步织密织牢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网。
(一)织牢城乡最低生活“救助网”。按照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全州各地民政部门用好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工具,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一是做好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工作,年内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787.78万元,保障了7493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落实主动发现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机制,对低保家庭中老年人、重病患者、单亲家庭等重点人群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开展调查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及时退出。年内全州低保对象新增482户1062人,核减440户917人。三是为有效减轻困难群众的冬季取暖压力,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按照城市低保对象、城市特困供养人员1000元(户/年),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人员800元(户/年)发放本年度取暖补贴,其间共为全州符合条件的4238户困难群众发放资金368.92万元。
(二)织牢特殊困难人群“关爱网”。严格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对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3级以上的患者,对其家庭是否困难、监护人是否具备落实监护责任能力等情况及时确认,会同公安、卫健、残联等部门,对监护人申请、村(居)民委员会申报的“以奖代补”资金发放条件予以认定,确保资金足额发放到位。截至目前,全州共为55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1.56万元,为岁末年初社会安全稳定贡献了民政力量。
(三)织牢流浪乞讨人员“安全网”。紧紧围绕民政部门分工职责,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一是对本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进行详细安排和部署,紧盯流浪乞讨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送温暖”活动,确保其安全过冬。二是各地民政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跟踪检查等制度,持续加大街面巡查与主动救助力度。截至目前,全州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6人次,其中,医疗机构救治3人,救助未成年人7人,护送返乡2人、落户安置1人,支出救助资金7.53万元。三是及时更新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送返本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同时加强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回访跟踪力度、实现“跟踪管理”“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