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零彩礼结婚”成年都乡新热潮——黄南州同仁市优秀典型案例

时间:2024-08-14   来源:政策法规处   作者:社会事务处  浏览次数:1784
  青海省同仁市年都乎乡年都乎村村民更他与隆务镇群众索南卓玛结婚在即,年都乎乡移风易俗办公室的监督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到更他家对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进行宣传普及......
   青海省同仁市年都乎乡年都乎村村民更他与隆务镇群众索南卓玛结婚在即,年都乎乡移风易俗办公室的监督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到更他家对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同时详细了解了操办婚事的流程,在跟更他及其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女方表示不要彩礼,“现在都提倡移风易俗,不想借钱结婚,婚后再挣钱还账,生活压力太大。高额的彩礼不仅加大了男方家庭的经济压力,也给婚后两人的小日子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生活成本,不仅保持不了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还可能给两家人徒增烦恼。年轻人应该把当下和未来的日子过好,才是对双方父母最好的回报。好的政策应该积极响应,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敢于打头阵,做好的表率。”
  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同仁市年都乎乡成立移风易俗办公室,6个行政村选聘6名义务监督员,实行婚事“五步走”流程。首先,新婚男女双方到村报备,如实填写移风易俗承诺书,由村一级及时向乡政府报备;其次,男女双方携户口本、身份证、移风易俗承诺书到派出所查验户口信息,待信息核验无误后,由派出所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并开具情况属实证明;再次,携户口本、身份证、移风易俗承诺书、派出所开具的情况属实证明到民政局办理结婚证;最后,携带结婚证再次到村和乡政府进行报备审验,送彩礼当日需在女方所在村社由乡村级红白理事会成员、移风易俗监督员到现场进行监督,严格核实结婚彩礼数额,完成签订红白喜事承诺书。待婚事结束,由村级红白理事会向乡政府进行报备。
  同仁市年都乎乡从2018年实施移风易俗政策以来,由乡纪委牵头成立移风易俗工作巡查组,村级监督委员会切实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一线监督者”作用,强势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从最初规定的5万元彩礼到群众自觉减少到3万元彩礼,再到现在的“零彩礼结婚”,高价彩礼得到了一定遏制,群众在婚嫁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此外,年都乎乡婚宴接待标准也从每桌1300元以上降至不超1000元,摒弃婚嫁陋俗正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