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新”婚 ——海东市民和县优秀典型案例

时间:2024-08-14   来源:政策法规处   作者:社会事务处  浏览次数:1820
  2023年11月21日,体现着新时代、新农村、新文明的一场婚礼在大庄乡哈家圈村举行。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震天的鞭炮、没有繁琐的仪式、更没有高价的彩礼,有的只是新人们简约的礼服,现场亲朋好友的真诚祝福……
   2023年11月21日,体现着新时代、新农村、新文明的一场婚礼在大庄乡哈家圈村举行。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震天的鞭炮、没有繁琐的仪式、更没有高价的彩礼,有的只是新人们简约的礼服,现场亲朋好友的真诚祝福……
这种简约而温馨的婚礼形式,可以说为乡村移风易俗注入了正能量。这几年,青海省民和县大庄乡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婚俗改革,哈家圈村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邻里村民的嫁娶观念和攀比风气逐渐产生了积极
变化。“农民腰包鼓了,日子好过了,乡风也要文明起来,彩礼也只是个形式,女儿过的开心幸福最重要,这才是新农村应有的样子。”操办女儿出嫁的王田周与前来道贺亲朋好友们快乐地交谈着。
  “娶媳嫁女的彩礼高,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我们的村干部王田周就带了个好头,带头没要彩礼,这确实给村民们做了榜样。” 王田周零彩礼嫁女儿,受到乡亲们的普遍称赞。新娘叫王小琴,在西宁的一家幼儿园做幼师,新郎是甘肃人,在兰州从事消防工作。家里的亲戚朋友都为这一对新人忙碌着,男人们在招待着从甘肃来娶亲的客人,女人们在厨房准备着一道一道具有青海特色的传统美食。
  “因为乡政府和哈家圈村委每年都会组织村里闲散劳动力进行各种技能培训,烹饪技能是最受村民欢迎的,所以村里每家的女主人茶饭都做的很好。”村书记张真忠一边介绍着,一边给在座的客人布菜添茶。整场婚礼,节俭风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但同时婚礼流程上父母家人的寄语、德高望重的长者证婚等,既营造了温馨、浪漫的婚礼氛围,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又大幅提升了婚礼仪式感,彰显文明新风。
  红妆美丽挂身旁,父母心疼泪满箱。当新娘的父母把女儿送进接亲的小车里,父母看到自己辛苦养育多年的女儿出嫁,心里充满了不舍,爷爷也蹒跚着来到车前含着泪水与孙女告别。此时此刻,新娘看到父母和长辈们落泪的样子,也在努力忍住自己的泪水。虽然乡村治理、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但值得欣喜的是,从不热衷大操大办,到零彩礼结婚受到村民的认可和力挺,越来越多的陋俗正在被改造,反对陈规的正能量正在聚集。
  农村陈规陋习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化,不断固化的过程,解决这方面问题,还得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符合农村实际,尊重当地习俗,才能在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才能切实做到为人情减负、为幸福加码、为文明加分。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