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村民自治“动真格”。一是各乡镇村支两委、党员、志愿者、驻村干部共同发力,通过组微信群、实地走访、召开群众“吐槽”大会等方式,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对红白事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现象的现状和危害进行宣传。二是按照“三个严格控制”的原则完善村规民约,让违规办酒整治有了参考标准。通过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的协商讨论,结合本地实际,规范了酒席置办范围和宴席规格,限定了随礼最高金额。村规民约规定提倡:红事 1 天,白事不超过3天;随礼金额红事不超200,白事不超100;宴席规格桌数一般不超过10桌,每桌花费不超过400元;婚宴婚车不超过 5 辆;以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
找准堵点,规范办酒“解难题”。每年春节前后是酒席集中置办时间,一天吃 5家酒席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居高不下的人情消费,给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阻碍了全县经济发展,也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规范农村办酒席势在必行。一是明确规定村民酒宴置办要提前 3天向村两委申请备案,按照自办家宴管理办法予以监管,让违规办酒行为有了正向约束。二是树立优秀典型,建立红黑榜曝光机制。制定《文明新风积分管理办法》,每年持续开展“最美村民”“好公婆、好媳妇”“村庄十大孝星”“最美庭院”等活动评比,对执行村规民约表现好的村民给予表彰和奖励,将结果形成“红榜”公示表扬。对表现不好的村民记录信誉档案,在子女参军、考公务员、家人提干等方面给上级考核部门提供借鉴,暂缓享受村里的优惠政策,对结果形成“黑榜”进行曝光。
自我省开展婚俗改革工作以来,我县以婚俗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共制止全县大办白事、红事 40 多起,当地的生日宴、剃头宴、升学宴、过寿宴的现象得到缓和,违规办酒、大操大办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了“新事新办,厚养薄葬”的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