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以“四度”工作法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时间:2023-12-14   来源:后头沟村驻村工作队   浏览次数:3956
  近年来,后头沟村党支部坚持以“四度”工作法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年来,省民政厅定点帮扶村互助县五峰镇后头沟村党支部,在厅党组的关怀指导下,依托民政部门职能优势,汇聚各方民政力量,坚持以“四度”工作法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增强组织建设力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紧扣陈刚书记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六个一”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动引领作用,形成了党组织“抓”、党员干部“带”、党员落实“干”的良好局面,打出了红色阵地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以“一对照四规范”“党建联盟+”为载体,进一步严肃和规范“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任务清单,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党建工作职责任务。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培训、参观见学和微心愿活动,利用党员微信群发布和转载学习资料,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心得分享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夯实集体经济厚度,筑牢乡村发展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梯队管理”和“以强带弱”工作法,积极组织党员、乡贤和致富带头人外出观摩、参加培训、借鉴经验,不断拓宽思维视野,提升促进发展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坚持“四议两公开”,深入群众问需问计,切实找准发展方向,确定“消费帮扶增活力、各方携手助振兴”发展思路,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2018年以来,积极对接行业部门、联点帮扶单位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14万元,先后建成传统木轩加工厂2座,公共门面房10间,标准化养殖场1处,磨面坊、榨油坊各1座,解决就业35人。截至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6.9万元。
  三、拓宽基层治理广度,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围绕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主线,制定村级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自治事项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及村民自治章程。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党员入格”模式,构建“支部书记+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户”五级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四邻联动”工作法,激励动员党员发挥“八大员”作用,全面提升村级社会治理综合水平。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建成法律服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通过村“两委”成员、乡贤五老定期坐班,讲政策、化矛盾、促和谐,畅通矛盾纠纷调解渠道,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布设视频监控摄像头20个,组建党员先锋队,构建了基层治理“一张图”、综合服务“一张网”的工作格局。
  四、提升乡风文明温度,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进一步细化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依托村史馆、法治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平台载体,全面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孝亲敬老”“农村致富能手”“星级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树先进典型40余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创新“红色支部+红色物业”模式,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党员组成爱心维修小分队,发挥城市物业作用,为村民免费提供电器修理、门锁更换、下水疏通等暖心服务,让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同时,紧盯“一老一小”,创新建立“爱心便民超市”“爱心幸福食堂”“爱心洗衣站”“爱心游乐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上方广告
相关链接
青海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CCTV 中华慈善网 新华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Copyright 青海民政信息网-主办单位: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 mzt.qinghai.gov.cn Reserved. | 青ICP备05001072号-8
信息中心:0971-6166130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40
2006-2022 mz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08号

党政机关
青海民政公众号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找错
民政通办小程序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