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基础指标和省委陈刚书记提出的“一年进步最快”工作目标,将平安青海建设与民政主责主业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强化源头治理、隐患排查、系统治理,严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平安建设“一盘棋”合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平安青海建设工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成立了由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一名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青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动员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海东、海北、海南州民政局制定了平安海东建设工作要点和任务分工,黄南、玉树、果洛州民政局印发了民政领域平安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及考核指标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开展综合治理,规范社会组织。各级民政部门综合运用限期整改、注销登记、撤销登记等整治措施,依法稳妥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300个,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和涉嫌非法社会组织12家,有效防范化解了社会组织领域风险和安全隐患。西宁市民政局广泛设立举报机制,排查挖掘问题线索来源,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县区民政部门等开展专项行动3次、联合检查20次,排查市级社会组织300个、区县948个。海南州民政局召开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部署会暨协调机制第一次调度会议,明确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要求,分门别类推进整治工作。
三、调处纠纷隐患,维护边界稳定。各级民政部门主动对接、加强沟通,共同维护了青藏两省区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全面开展省内界线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工作,有效调处了西宁市与海南州、海西州与果洛州、海南州与果洛州、海西州与海南州边界纠纷隐患。海西州民政局全面完成第四轮省州县3级边界联合检查工作,补埋丢失、损毁界桩28颗,增设界桩5颗,界线双方全部签订《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协议书》《边界纠纷调处应急预案》和《边界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议。海北州民政局积极开展边界矛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着力将边界线打造成友谊线、团结线、平安线,相关工作获得省政府领导肯定。
四、倡导文明新风,减轻百姓负担。省民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具体措施,督促各地加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编印《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选编》。黄南州民政局推动以黄南州平安办名义印发《关于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农村牧区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指引》,组织州文明办、州农牧局、州乡村振兴局赴互助县学习借鉴加强村规民约执行力度、推动文明乡风落实落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玉树州民政局聚焦乡村治理领域问题和短板不足,制定了贯彻落实乡村治理专项行动任务分工方案,推动村民自治实践持续深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五、强化部门联动,夯实未保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扎实开展困境儿童摸底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相应保障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不落一人”。海东市民政局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公安、检察院、妇联、发改、教育等30多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黄南州民政局组织召开全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年度重点工作,持续实施“孤儿医疗康复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等福利项目,前往泽库、河南、尖扎等地对全州散居孤儿、家庭寄养儿童开展了家庭探访工作。
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重点人群。省民政厅按照“一人一策”的要求,从源头上、根本上彻底解决34名流浪乞讨人员反复流浪乞讨问题。西宁市民政局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发现机制,搭建市、区、镇(办、乡)、村(社区)四级救助网络平台,在全市福彩投注点、乡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设立了256个救助服务咨询点,悬挂了明显标牌,储备了救助物资,拓宽求助渠道,并首次开展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果洛州民政局将加大流浪乞讨人员的摸排救助力度与当前开展的“四联三卷”工作有效结合,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
编审:朱彦清 编辑:霍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