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民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立足行业特点狠抓“八五”普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厅系统党员干部法律意识和素养不断增强,法治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各领域各层面法治实践和成效不断深入,为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树立法治思想,培育民政法治文化。着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突出《民法典》《慈善法》等重要法规,结合民政领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系列民政法治工作培训班,提升民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编发“青海民政惠民政策百问百答”“民政有关业务政策摘编”“以案释法”等手册,提高民政政策知晓率。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清明节”“儿童节”“重阳节”“中华慈善日”“救助开放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开展《行政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新出台法规以及殡葬、婚姻、养老、慈善等民政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尊法守法的意识。
二是抓住普法重点,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领域政策规定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知晓度;聚焦“一老一小”权益保障,实施“共同护航 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养老服务领域防范及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聚焦移风易俗,开展节俭治丧、生态安葬、婚姻法律法规、婚俗文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等宣传,提升群众的殡葬、婚姻法律常识;聚焦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举办专题培训班,制作《慈善法》宣传动画、青海慈善成果宣传视频和宣传标语,提升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
三是认真履行职责,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 联合相关部门制发《青海省“法律进社区”工作方案》,统筹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宣传LED显示屏、法治宣传长廊、法律服务室、图书角,配备法治宣传员等,建立和完善了社区居民法律学习和法律服务的阵地。组织召开全省村级议事协商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推动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投入使用全省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政策、法律法规全面公开,指导社区利用信息平台加大对青少年、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年人等群体的法治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了社区法治宣传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三官一律”、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进社区,与社区居民零距离对接,面对面沟通,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完善民政法规体系,积极配合省人大完成《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立法任务,推进《青海省社会救助条例》《青海省村务公开条例》《青海省志愿服务条例》《青海省殡葬管理办法》立法修法进程,着力打造民政普法特色亮点,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夯实法治宣传教育基础,推动民政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效。
编审:朱彦清 编辑:霍艳珺 供稿: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