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民政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六大保护”为工作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体系、创新优化儿童福利工作模式,有力有效地保障了祖国花朵向阳而生、民政儿童乐享童年。
一、筑牢兜底“防护墙”,让未成年人在生存发展路上逐光而行。在认真落实儿童福利各项政策的同时,持续做好与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提前发起对即将年满18周岁各类困境儿童身份精准认定,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核对工作,确保政策保障有接续,补助资金无断链。2022年,累计为174名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金336.8万元,办理收养登记15例,将71名孤儿和10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医保范围,为符合条件的45名孤儿全额发放助学补助资金,为65名孤儿实施免费体检、住院治疗和医疗康复项目。
二、合力构筑“同心圆”,让未成年人在生存发展路上向阳而生。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州县均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政府办、公安、民政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紧紧围绕“六大保护”工作重点,通过适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发文件、分解职责、聘请讲师组建宣讲团等方式,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推进全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依托州县儿童福利机构,建立以州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为引领、乡(镇)儿童福利督导站、村(社区)儿童之家为基础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州配有儿童督导员36人,村(居)儿童主任482人。2023年1月海南州共和县荣获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称号。
三、聚力护航“安全港”,让未成年人在生存发展路上温暖前行。多部门联动、各环节链接、全方位发力、织密织牢“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网”。联合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组织开展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心理疏导工作及深化“净刊”“净网”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2022年,出动护学岗位7290人次,整治、纠正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500余起,开展文化市场整治36次,检查经营单位800余家次,没收盗版书籍35册,停业整顿和限期整改不规范网吧11家。严格落实监测预警和巡河劝返机制,在全州中小学安装一键报警器,及时对黄河边、水塘等地点戏水游玩儿童进行劝返。在贵德县河西镇上刘屯村投资4.5万元成立第一家妇女儿童庇护所,确保受家暴的妇女儿童有地可去、有房可住。
四、发动宣传“大攻势”,让未成年人在生存发展路上沐爱而生。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辅导员作用,协同公检法司等部门和海南州阳光义工协会,依托“法润格桑”“佩嵘姐姐”未检工作室录制《家庭教育促进法“十问十答”视频》《暑期防溺水安全小课堂》《网络安全云课堂》微视频,举办专题讲座、模拟法庭、以案讲法、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帮助青少年梳理法治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2022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98次,悬挂横幅862条,发放宣传册、口袋书7000余份,主街区LED屏79个。联合医疗卫生机构为在校学生及机构儿童提供健康讲座、疾病筛查、近视防治、营养监测指导和健康干预等服务。同时,积极动员适龄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对行动不便和不适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每月定期进行送教上门活动,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98%。
五、提高能力“水平线”,让未成年人在生存发展路上健康长行。采取自媒体、报社电视、微信工作群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儿童福利政策进村(居)指导及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全州儿童村(居)主任示范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儿童工作者业务和服务能力。及时建立微信工作群,对儿童福利政策和相关问题及时咨询解答、分享交流经验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建立各类困境儿童政策保障、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数据动态月报制度,全面实现各类困境儿童的动态化管理。贯彻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先后10余次组织召开全州民政系统儿童福利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坚持执行儿童福利机构干部职工及养育儿童的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持续巩固机构高效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