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我市成功入选“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此次督查激励全国仅10个城市,我市是西北五省中唯一得到督查激励的城市。
西宁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39.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01%,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0.16%。近年来,西宁市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打造“高原幸福养老之城”品牌,全省内率先建立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率先开展“幸福食堂”助餐工作,率先建成上下贯通的养老信息平台,率先实施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先后获得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全国养老服务重点联系城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2022年市民政局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集体。
“一张网”做实原居安养。积极推动各类养老设施和护理型床位建设,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4090张、护理型床位达到3222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8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个,比2021年分别增长24.5%、18.9%、1.5%、22.5%。紧盯老年人“床边、身边、周边”服务需求,不断推动融合式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推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护理站”的双证双营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可享受“养、照、护”一体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发挥机构专业人员、专业技术优势,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专业,更精细。
“一碗饭”做暖社区养老。紧盯老年人用餐难,全面推进“幸福食堂”建设,把“幸福”端上餐桌。投资2000万元,建成中央厨房和爱老幸福食堂148个,形成“十五分钟”助餐服务网络。建立助餐补贴制度,困难老年人每天只需一元钱就可享受“量足味美”的午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2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各助餐服务点在提供基础款菜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智能支付、自助餐、定制健康餐等各种特色助餐服务,并积极开展一日三餐、上门送餐等延伸服务。
“一张床”做优居家养老。紧盯老年人居家照护难,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投入资金2360万元,在全市建设家庭照护床位2480张,通过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安装智能设备进行安全监护及专业机构上门提供高原病护理、医疗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有效提升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护理能力,打通了居家照料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平台”做强普惠养老。紧盯老年人精准高效服务,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智慧民政信息平台,凸显“一屏通”“一点通”“一卡通”“一键通”,让养老服务更精准的围着老人转。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通过“手机办、掌上办”等方式,及时为老年人推送线上线下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管理精准高效,让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便捷、可触及、有温度的多元化服务。
下一步,西宁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调研西宁时的讲话要求,以此次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为契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特色化、网络体系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四大工程,以“走在前作表率”不断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西宁市打造成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