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组织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关于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7-26 15:37:29 浏览:

各市(州)民政局,省级社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民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2530号)等文件精神,持续发挥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服务就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检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实践,压实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确保组织有力、推进有序、落实有效,切实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挖掘岗位潜力,拓展就业空间

各级民政部门要引导社会组织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和行业特点,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积极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见习岗位和灵活就业岗位。重点围绕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托育、家政、社区服务等领域,持续挖掘岗位潜力,扩大用人规模增加岗位数量。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要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创新基层服务项目,开发与大学生专业匹配度高的岗位。专业性社会组织要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要增加公益项目,带动岗位开发。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设置见习岗位,申报就业见习基地。

三、强化协同联动,对接优质资源

民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平台,搭建“社会组织+高校+企业”三方对接桥梁,组织专场招聘、实习对接、就业见习、职业推介等活动,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要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本地、本行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联合高校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促进校企人才精准对接。社区社会组织要收集发布便民服务岗位信息,方便毕业生就近就业。枢纽型社会组织要搭建行业性、区域性就业信息平台,推动会员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发布招聘信息。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https://www.ncss.cn),鼓励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平台网络招聘,免费注册并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推动实现岗位精准推送、校企人才精准对接。

四、发挥组织优势,细化就业服务

社会组织具有贴近基层、服务灵活、专业性强等优势,要在就业服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类社会组织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重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优先提供岗位推荐、就业实习、政策咨询等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要加强职业观、就业观引导,增强毕业生服务基层能力。权益保护类社会组织要提供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等服务,配合有关部门防范虚假招聘、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五、落实扶持政策,激发内生动力

民政部门要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支持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用足用好扩岗补助、见习补贴、社保补贴、税收优惠、创业扶持等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社会组织,按规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参与促进大学生稳岗就业的社会组织,各级民政部门要纳入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分值鼓励。鼓励社会组织设立专项基金或项目,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引导,充分挖掘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站专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社会组织在就业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和成效。持续开展典型案例宣传,展现工作亮点,突出工作实绩,回应社会关切,为社会组织助力就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请各市(州)民政局分别于7月底和10月底前填写报送《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统计表》至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并于10月31日前梳理报送典型做法、工作成效及创新案例。       

附件: 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统计表(点击名称即可下载)

                                                                                                                                                   

                           青海省民政厅          

                              2025年7月25日

 

 

联系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陈宁、朱海霞

电话:0971-4399327

传真:0971-6104227

邮箱:shzzzhdw09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