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组织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公 示

日期:2021-09-26 09:00:40 浏览: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民函〔202172号)和《关于开展“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选表彰推荐工作的通知》(青民函〔2021181号)精神,全省3个推荐名额,其中省级社会组织2个,省级以下1个。经印发通知、申请报名、资格初审、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等环节,省民政厅初步拟定以下2家省级社会组织为推荐对象。按照评比表彰要求,现将“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推荐标准及拟推荐的2家省级社会组织简要事迹公示如下。

一、推荐标准

推荐对象面向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且符合以下标准:

(一)党的建设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部署。社会组织党组织把党的建设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严格执行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组织、引导、团结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作用发挥突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中发挥出色作用。对在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予以重点倾斜。

(三)法人治理健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健全,具有完善的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

(四)社会形象良好。模范遵纪守法,坚持非营利属性,诚信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品牌影响力大,社会公信度高。评估等级为4A5A且在有效期内的社会组织优先参评。

(五)运作规范合法。2016年至今,未受到过行政处罚,参加年度检查结论皆为合格,未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秘书长未因本组织的职务行为接受刑事处罚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问责。

二、拟推荐对象简要事迹

(一)青海省江苏商会简要事迹

一是抓好“两个覆盖”,夯实组织基础。支部建在会员小组,12个支部和6个会员小组有效对接。在全体会员和会员企业中成立党的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在全省异地商会中率先实现了全覆盖。支部按照“6有”标准建立党员活动室。党建工作实行责任制,每年与各党支部签订《支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考核。二是发挥带头作用,服务工作大局。商会出台《会员内部项目合作指导意见》,引导会员之间相互合作,抱团发展,会员合作年产值达2亿元。201310月,18名会员投资3.6亿元入股投资开发并建设苏商大厦,商会和广大会员普遍受益。三是牢记感恩之心,履行社会责任。12年来,商会和广大会员累计为社会各类慈善事业捐款1.2亿元,其中会长单位6000万元。在精准扶贫行动中,商会广大会员、党员累计捐款捐物1680万元,助力化隆县、互助县7个深度贫困村2871037名贫困人口脱贫。四是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自商会成立以来,累计为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会员企业10年免交会费,满8年副会长以上人员会费减半,2020年因疫情影响全体会员会费减半,累计减免会费303万元。五是完善治理结构,建强领导班子。建立以会长为核心的决策班子,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的政治核心班子,以监事会主席为核心的监督班子,以秘书长为核心的执行班子。为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了法律、调解、女工、建筑、服装、顾问、工会、会员合作等内设机构。六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商会运行。商会不断总结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43个,形成了以《商会章程》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坚持民主办会、信息公开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商会良性循环和高效运转。

(二)青海省年保玉则慈善基金会简要事迹

基金会成立至今围绕“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促进党建”为工作指引,以“公益心,始于爱,贵于行”公益理念,作为政府的辅助力量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玛多救灾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沪青对口支援果洛脱贫攻坚项目”,监管及承接执行项目28个,帮扶资金 669万元,惠及6个深度贫困县约1.5万人,项目受到合作机构及受助群众一致好评。基金会在项目执行中积极促进省内外社会组织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帮扶提升省内社会组织自身业务水平,提升机构公益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并推动与东部社会组织持续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和助力青海乡村地区职业教育事业,支持公益性职业学校,为3000余名学生提供约60.16万节优质课堂;为乡村寄宿生提供营养餐补助35.78万余人次,促进学生营养均衡;帮扶高寒地区学校暖气改造,捐赠暖冬物资等8575件,帮助改善供暖条件;援建及改造教学楼及宿舍1.22万平方,搭建网络教室联合优秀教师助力乡村教学,提升乡村校园师生归属感及生活保障,直接受益人数达3000人。同时,助力非遗文化传承、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及就业,开拓非遗文化创业、技艺交流、企业对口平台,受益人数3500余人,如今帮扶学生95%均回到家乡扎根一线,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民族服装设计师等工作岗位为乡村地区发展贡献力量。基金会成立至今在青海省农牧地区帮扶项目资金达5968万元,惠及高原农牧地区群众39.73万人次。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926-930日。公示期间,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请来电、来信、来访向省民政厅署名反映。

联系电话:0971-43993286302102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9

                          


                                                                青海省民政厅

                                                              2021年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