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青海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展播】青海省技术市场协会

日期:2023-09-19 09:46:15 浏览:


 

根据青海省民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品牌社会组织培育方案》的通知(青民社〔2022〕178号)要求,我协会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专题研讨会,在协会创建理念、组织内涵、主要业绩、协会特色、优势亮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如下汇报材料:

一、创建理念

青海省技术市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2017年12月28日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同意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开发中心牵头组建本协会,2018年8月8日青海省民政厅批准本协会成立登记,注册资金3万元。是由本省从事技术市场活动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企业等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地方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本协会创建主要为开展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和软课题研究,组织技术市场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技术市场业务培训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委托,承办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的业务等。积极为促进省内科技成果推介、转移转化提供服务支撑。

二、组织内涵

本协会的业务指导单位是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本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青海省民政厅。本协会接受业务指导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及行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会在争取自身成长空间的同时,也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进社会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协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主要成绩

本协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省科技厅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我省技术市场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协会健康持续发展,切实履行服务会员为主责,推动协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规范协会管理,壮大会员队伍

一是完成了年检、自查自纠及脱钩改革任务等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相继完成了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和资产清查相关报告的提交与报送工作。

二是完成了行业协会乱收费专项整治工作。在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中协会全面排查,不存在乱收费现象。协会的主要收入是会费收入,会费是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支撑,协会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关于社团组织的相关规定,按照协会的会费标准进行规范收费。

三是完成了2022年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申报工作。通过申报材料上报、材料初审、评审公示等流程,最终协会纳入2022年度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名单,培育类型:综合示范品牌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经过评估达到3A等级。

四是进一步发展壮大会员队伍。积极招募新会员,2021年—2022年,共吸收新会员22家,其中主动申请担任协会副会长单位有2家,担任协会理事单位有2家。同时也对未按章程规定缴纳会费、长期不参与会员活动、破产注销等31家会员,通过书面申请准予退出会员队伍。

五是制定《青海省技术经纪人服务佣金收费标准指导意见》,引导和规范技术经纪行业发展,提升技术经纪人执业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范技术经纪人服务佣金收费标准。

(二)推荐申报奖项,激励自主创新

积极组织开展“金桥奖”“中国好技术”申报推荐工作。通过培训、宣传,经过项目征集、申报受理、材料初审、上报推荐、评审公示等流程,推荐申报2021年度“中国好技术”项目推荐申报“中国好技术”项目11项,最终5项获奖。推荐申报2022年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14项,9项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2项,“优秀奖”3项,先进集体奖2项,先进个人奖2项。

2023年6月,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层报告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表彰奖励大会开幕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协会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组织奖”。

(三)开展各种培训,提升技术市场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技术市场相关政策培训。近两年,协会重视法律法规及科技政策的解读培训。2021年—2023年累计免费为会员单位和社会其他组织举办各类科技政策培训近20场次,培训人员达到2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了会员单位依法开展相关工作、依法享受相关政策的意识,提升政策应用能力,推动会员单位高质量发展。

二是培育壮大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2021年—2023年,协会协办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青海)组织的技术经纪人培训共6期,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共400人,其中初级技术经纪人208人,中级技术经纪人118人,高级技术经理人74人。协会有一半以上会员单位积极参加了技术经纪人培训。

(四)举办行业相关专题研讨会

一是举办了青海省土壤环境治理研讨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协会组织我省土壤环境治理专家和20余家相关企业举办了青海省土壤环境治理研讨会。通过研讨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土壤环境治理的紧迫性,集社会力量共商共议我省土壤环境治理方案、技术难点、产品需求,为推动我省土壤环境治理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做出我们的贡献。

二是举办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专题研讨会。21年,协会联合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上海技术市场协会等组织了3期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专题研讨会,通过研讨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与模式,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打下基础。

(五)组织开展各种供需对接活动

一是连续两届参与中国创新挑战赛需求挖掘、解决方案征集工作。赛事启动以来,深入省内近百家生物医药领域、新材料领域企业走访调研,广泛征集企业创新需求与技术难题70余项,对接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36项。最终促成签约项目15项。协会将以中国创新挑战赛为契机,持续推进常态化企业需求诊断挖掘,凝练企业技术创新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对接全国智库资源,征集解决方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是组织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对接活动。为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和纽带作用,联合省成果转化中心、高校、科研院所征集可转化科技成果,分领域分期在青海技术市场平台进行定期发布推介,两年来共发布科技成果400余项;同时挑选重点科技成果进行路演推介,举办盐湖化工领域科技成果会1期,组织黄河流域科技成果对接会1期,促成合作签约4项,签约金额达1.33亿元;同时一对一撮合供需双方洽谈合作2期,多形式多层次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举办了1期银企对接会,1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深入企业“一对一”对接融资需求,加大了银企合作力度与信息交流共享,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企业集聚,同时,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了我省企业资金需求压力。

四、协会特色

青海省技术市场协会作为行业协会的一类,具有行业协会的六大特点:行为法制化、性质社会化、范围扩大化、职能多元化、管理现代化、行业特征模糊化。

协会工作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社会功能为目标,以成果推介和转移转化为特色抓手,坚持业务培训与提供服务并重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项目。协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活动,通过科学分工、建立模块、完善制度等措施,实现协会工作科学全面开展,使协会工作在前期工作的根底上更上一层楼。

五、优势亮点

1.协会会员单位整体素质高。协会目前汇聚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108家会员单位,未来可发展会员对象较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80多家,科技型企业580多家,科技服务业企业5000多家,拥有庞大的潜在会员队伍。

2.协会硬件设备齐全。协会办公地点位于西宁市城东区金桥路36号青海科技创新大厦14楼。服务场地面积31平方米,办公设备设施齐全,配有办公电脑4台,打印机1台,办公桌椅4套,日常资料管理归档文件柜1个,能为协会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3.协会工作人员团队稳定。协会聘用专职人员1人,负责协会事务性工作,兼职人员8人,所有工作人员学历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9人全部取得技术经纪人证书。稳定的人员队伍能为协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协会有自己的宣传平台。协会有对外展示宣传的宣传墙,有自己的多媒体宣传平台—“青海技术市场”微信公众号,公众号近3年发布信息300余条,能为会员提供全方面的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成果、行业动态等相关信息,畅通会员信息获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