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青海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展播】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

日期:2023-08-30 15:23:52 浏览:


基本情况

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是2004年6月经青海省民政厅核准登记并批准成立的致力于我省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协会现有会长1人、副会长6人,秘书长1人,工作人员6人。十余年来,在青海省民政厅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协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益、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宗旨,立足青海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做了一些有益于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工作。先后争取引进各类资金约1.5亿元,成功实施了60多项公益项目,使青海1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曾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民间组织”、“先进社科学会”等。

优势与亮点

          (一)整合社会组织党建资源,强化党建引领专业服务。

协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政府与基层社会工作机构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全省社会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行业化发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互助,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大美青海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在开展党建工作中重实效,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开展多种形式主题党课活动,引导党员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履职担当意识,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公益事业的行动中,在开展的各项公益慈善服务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根据省“两新工委”和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工作安排部署,把育人思想、业务能力提升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立足岗位全面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在服务百姓民生项目中注重把党的温暖、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关爱传递给百姓,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把建功新时代作为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自觉,形成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风尚。

       (二)法人治理结构齐全,内部治理规范,内控制度完善。

近些年协会积极吸纳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省内外高校社会理论研究人员构建专业督导团队,为协会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共有单位会员18个,个人会员59名,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章程》制定,经省民政厅审批同意,协会按规定召开“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了《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章程》修订草案。并选举产生了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人、监事3人。按时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并迅速展开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协会在成立伊始便从内部建设着手,设立了协会办公室、项目部财务部和发展人事部,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制定完善了《协会的会议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基本规章制度,使日常运行管理更加规范、科学特别是在重要事项决策上党支部与会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策,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参与决策和集思广益、开放讨论、民主决策的良好制度。同时,为了项目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总结服务经验基础上经反复修订,制定完善了《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服务对象回访制度》等管理制度,为完成项目服务任务、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行业协会功能,链接基金会资源,为同行机构提供发展机遇和平台。

本会以大力宣传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我省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现代化,发挥协会地区枢纽协调作用,为全省广大社工机构、公益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全面深入合作与交流。并在行业中发挥引领全省各级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开展专业社会服务,不断提升我省社会组织整体服务跃上新台阶为长远发展方向。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扶贫助困、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争取项目与资金,服务弱势群体,展现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

自协会成立起,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先后开展唇腭裂、小儿疝气等治疗手术,成功救助唇腭裂患者53人;小儿疝气患儿404人,与北京威德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开展“化隆雄先乡希望小学救助项目”,与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北京近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玉树牧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经验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老师、社会组织负责人、资深公益人士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进行广泛研讨,深度总结梳理了玉树牧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经验与做法,使参与研讨人员提高了认知拓展了视野、强化交流合作协会还先后与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及北京、上海、广东、内蒙古等兄弟省区社工协会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社会工作与慈善公益发展论坛”等活动,并协助陕西妇源汇举办了“第八届西部社区服务创新公益论坛”。

(五)充分发挥协会专家团队优势和咨询功能,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

协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联系省内外各高校专家教授,组建协会的专家团队,并充分发挥协会专家团队优势和咨询功能,负责草拟了“青海省社工项目终期评估考核量化标准”,完成了“社会工作介入医疗为老服务调研报告”等工作任务,2021年协会积极协调西宁市城西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成功入驻城西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特别是在城西区“一社区一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协会专家团队的指导作用,制定参与了我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

根据青海省民政厅、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青海省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工作的通知》(青民发〔2022〕69)文件精神,结合培育方案的工作阶段划分和任务要求,协会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基础上,立足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筹备工作,参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指标,进行深度刨析,明确优势与亮点,找到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对症下药,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影响力,促进协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