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果洛州嘉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登记成立于2018年3月,是在果洛州民政局正式备案登记的民办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机构。业务范围包括面向全州提供社会救助服务;村(社区)养老、特困供养(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孤儿养育(托育)服务;业务培训:残疾人生活(助残助行、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服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生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区居委会相关服务。果洛州嘉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管理团队由多年从事社会工作事务、社会救助工作、擅长组织运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共同组成。截至目前中心在职工作人员72人。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果洛州嘉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党支部成立以来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和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引导中心依法执业、诚信从业。中心成立至今没有发生依法从业、诚信从业方面的负面事件。定期组织开展查岗、业务检查、实地调研等工作,使用“钉钉”软件进行考勤,将考勤与绩效直接挂钩,严厉打击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腐败贪污问题,配合好民政部门做好城乡低保近亲属备案工作,与员工签订廉政承诺书,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安全平稳运行。
推动中心事业整体发展
在中心党支部的引领下,中心通过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共计实施社会救助服务8个,涉及项目资金2300余万元,为10000余名困难群众开展社会救助服务,着力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提升了困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发展,得到了困难群众和民政部门的一致好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心立即采购防疫物资,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阻击战中,购买防疫物资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疫情期间慰问困难群众300人次,慰问各类医护、公安等一线防疫人员200余人次。2022年度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进行绩效评价验收,经青海华博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现场考核、抽查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绩效验收,果洛州嘉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评为优秀。
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社会救助是党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机制,我中心极推行社会救助购买服务工作,制定了员工考勤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考核制度等。根据果洛州民政局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召开社会救助工作安排部署会,研究部署近期和下一阶段社会救助工作,分析研判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有效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量,确保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顺利推进。
(二)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为认真履行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重要职责,提高民政新生力量业务能力,我中心按照要求每年组织2次社会救助业务知识培训,主要对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核对、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系统操作、城乡低保系统操作等业务进行讲解,培训会邀请省、州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领导进行授课,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懂政策、懂流程,能发挥岗位实效。
(三)做好社会救助宣传工作。为充分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知识,加大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政策的知晓度。我中心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有民政政策进行汇总梳理,制作了藏汉双语的宣传册,宣传册精简易懂,插入牧民喜闻乐见的图片,每年按照省民政厅最新保障标准进行更新,要求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人员及时将宣传册送到牧户手中,讲解新政策、新理论,提升牧民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知晓率。针对个别困难群众,我中心制作了民政政策宣传视频,用藏汉双语进行讲解,切实提升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力度。
(四)加强人员管理,施行末位淘汰制。为提升我中心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我中心不断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力度,采用末位淘汰制度,结合日常考勤、满意度测评、绩效完成度、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对成绩优秀人员予以表彰,对成绩落后人员进行辞退,按要求对辞退空缺岗位采用公开招录的方式进行补充。加强社会救助属地化管理,招录本地懂藏汉双语,学历在大专以上,熟悉电脑操作和档案制作,确保末位淘汰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困难群众保障力度。一是为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解决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薄弱问题,我中心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救助服务。采取入户数+复核数+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考勤的方式落实人员工资,对管辖区域内发现死亡人员享受低保、重复享受民政政策、超标享受民政政策等问题的扣除相应的工资,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能力。二是为各乡镇服务人员配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定期购买各类办公用品,全力保障社会救助工作正常运行。三是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时效性差、覆盖面不全和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力量不足等相关问题,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服务质量。促使社会救助工作中摸底排查、定期复核等环节更加透明、公正,有效防止了“人情保”“关系保”“漏保”“错保”等不良现象,救助工作更加阳光、公开、及时。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再上新水平、再出新成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