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青海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展播】贵南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协会

日期:2023-08-29 09:09:20 浏览:


由于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薄弱,存在人手不足、方式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加之部分乡镇工作人员调动频繁,政策把握不准,导致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无法及时有效满足,县、乡(镇)救助资金沉淀,社会救助工作效率不高,服务对象满意度较低。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经办服务能力,消除社会救助工作“中梗阻”,真正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根据省民政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实施意见》 (青政办〔2018〕54号)和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9、2020、2022、2023年政府购买事务性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切实提高贵南县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近年来一直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项目

贵南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协会在贵南县民政局领导下成立的社会救助团体,成立于2018年8月。协会位于贵南县茫曲镇,协会设立会长室、综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到目前为止人员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及聘用人员共有32人,贵南县民政局监督管理。协会主要由热心社会救助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志愿帮助困难群众和残疾困境人员的热血青年组成。协会本着“博爱、团结、进取、创新”的宗旨,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在每年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加大了思想教育,提高是想认识;三是引导党员带头,树立典型。使得协会年轻人员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拿着微薄的工资,茫茫草原,冰山雪水之中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对申请救助的困难家庭和动态管理的救助对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孤儿和闲境儿童保障、临时救助等民政救助对象)100%进行入户走访,填写入户调查表,确保入户调查表的真实有效,并及时上报。在各个乡镇,依托现有办公资源支撑起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同时梳理公开包括民政的救助清单,健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等制度,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真正做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确保了群众的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达到真帮实助。在对低保家庭调查过程中,他们积极与接访户建立了有效联系实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多方联络、及时沟通。工作人员还入户调查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低保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使贵南县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制,持续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236月底,全县6个乡镇农村低保21655164人,城镇低保 668 户1385人临时救助救助了4151650累计发放金额219.56万元,社会救助率由原来的4.07%增长到了现在8.1%,基本实现了应保就保,应救及时救助。

为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每2年都会对社会救助经办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综合服务素质,利用专题培训、交流学习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党支部书记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学习党章和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2023年7月6日召开会员大会,由协会会长吴占陆同志组织成员在协会办公室召开会议,就修改章程进行深入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修改的章程内容。

年来为达到真帮实助,我们对低保家庭调查过程中,积极与其建立了有效联系。实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多方联络、及时沟通。我们把入户调查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走访,通过走访,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了低保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协会所有人员严于律己,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埋头苦干”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苦干加巧干上。在工作中,自觉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不断改进工作积极维护本协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