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青海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展播】兴海县东格尔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日期:2023-08-29 08:50:38 浏览:


基本情况

  兴海县东格尔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兴海县子科滩镇桑当路西,是兴海县民政局于2016年6月择优考量、自主培育的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室内设有文化休闲室、棋牌室、日间休息室、餐饮服务区;室外设有篮球场、体育器材健身场和凉亭长椅休息区。现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专职18名,兼职7名,长期志愿者5名。中心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1月,现有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5名)

 中心是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为辖区年满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80周岁以上社会老年人提供家政便民、生活照料、医疗健康、代办事务、精神慰藉等服务,承接老年人日间照料、家计调查及社会救助经办等社会化服务为辅的集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健康保健为一体的符合农牧区特色的综合性服务性社会组织。

工作开展成效及取得成绩

一、工作开展成效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心秉承敬老助老、专业周到的服务理念,通过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努力打造基层农牧区养老特色服务,形成了东格尔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模式。截至目前,提供有偿服务62448人次(其中2022年11001人次,2023年1-6月服务6537人次),无偿服务39873人次。(1)是拓展服务规模,促进养老发展。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中心在县城、河卡镇、扎西达塘寺和移民搬迁村,分别开展了新增服务对象的主动发现、调查摸底和上门服务工作,实现了乡镇、寺院、村级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服务对象335名,其中河卡镇68名、扎西达塘寺服务僧尼22名。(2)是引入志愿元素,助力居家养老。中心根据服务需求,引入志愿元素,先后与县医院、藏医院、子科滩卫生院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及义诊保健服务协议,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和保健知识讲座,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巡诊、义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累计进行健康体检4500人次,建立健康档案360余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4场次,开展巡诊、义诊服务14次。

(二)日间照料服务工作。中心以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立足“让老人满意、让亲属放心、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通过实施“一册、一档、一支队伍、一个中心”的规范运作,整合各类资源,并按照“公开、自愿、择优”的原则,招聘有爱心、有文化、热心老年人服务工作的人员,经过培训组成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80周岁以上社会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全面上门调查掌握老人需求对县城辖区范围内居住的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80周岁以上社会老年人从现居住情况、养老意愿、服务项目及标准等方面开展摸底调查,通过深入走访,及时了解掌握老年人需求,并合理调整服务计划和服务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服务目标明确。至目前累计入户750人次,确定服务对象95人,签订服务协议95份。(2)提高服务质量,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服务理念、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并根据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技能、食品安全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个性化培训。坚持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出发点,根据老人特点合理制定食谱,并在特殊节日时期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心活动,创新服务内容,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至目前共开展各类爱心活动18场次。中心党支部也多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慰问特困老人309人次,送去面粉4250斤、大米3450斤、毛毯43条、菜籽油1030斤。(3)有效整合资源,完善服务设施自2017年10月启动运行后,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运营,两个中心合理整合共享资源,共设立休息区、文化娱乐活动区、办公区、餐饮区等30间附属用房,床位12张,完善服务设施,至目前共服务老人53139人次。

(三)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为破解基层民政工作任务重、力量薄弱的突出矛盾,中心于2018年通过招投标方式以第三方身份承接兴海县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1)是认真开展前期工作。以新闻媒体、微信群、政府信息平台为载体向社会发布招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人员公告,积极衔接县民政局及相关单位完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聘用审批等程序,共聘用经办人员29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基本保证了7个乡镇的民政工作人员需求。(2)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自承接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以来,先后建立完善《经办人员管理办法》《请销假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3)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栏、政务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张贴、印制宣传册、发布信息、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广泛宣传社会救助工作及民政惠民政策。累计悬挂宣传横幅17余条,发布媒体宣传信息20余条,发放宣传册18000余本。(4)强化经办人员业务培训。每年至少两次邀请民政局各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开展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通过老师授课、互动交流、现场提问等方式,切实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经办人员的政策执行力。2023上半年,共开展业务培训13次,参训人员达408人次。(5)是加强监督指导力度。以“实地督查+信息报送”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要求经办人员每月以简报、照片等形式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并以此作为经办人员工作推进及业务测评的依据。至目前共开展督查55次,进一步提高了经办人员的工作效率。(6)是开展群众满意测评。中心每年就社会经办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政策掌握等情况对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服务对象进行回访,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取得的成效。(1)是注重服务形式,提高老年人关爱指数。针对老年人不同情况,通过上门服务老人99977人次、电话联系18536人次、陪同就医14195人次、代办各类事项2343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关爱指数。(2)注重人文关怀,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除巩固日常陪同聊天、问候、关爱,通过电话、微信、信息联系了解老人健康外,结合春节、重阳节(敬老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深受老人们的喜爱。(3)是注重服务结果,提高老年人归属指数。中心管理者就辖区服务人员对老人探望方式、探望内容、服务态度等服务进行询问调查共计5208人次,满意率达100%。

二、取得成绩

1.2017年至2022年,均被兴海县民政局授予“全县优秀社会组织”称号;

2.2017年,2022年两次被州民政局评为AAA级社会组织;

3.2018年,2022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两次被青海省养老机构和设施星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三星级养老机构;

4.2019年10月,被州民政局评为2018年-2019年度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先进集体”;

5.2020年8月,被海南州委组织部和海南州委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委员会评为海南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6.2022年中心“积极探索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案例被全国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工作指南》选用,并在全国推广;

6.中心相继被人民日报、青海日报、海南报、安多卫视、海南州电视台、兴海县电视台、兴海县阳光政务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报道。

工作亮点

(一)打造“524”服务党建品牌。即 “5”种服务内容:(1)是家政便民服务、(2)是生活照料服务、(3)是医疗健康服务、(4)是精神慰藉服务、(5)是志愿帮扶服务,“24”小时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服务,以为民真心和扎实举措描绘出老年人“住在自家、乐在中心”的幸福夕阳图景。

(二)创新开展“安心、暖心、立心、爱心”特色服务。打造先锋岗位,推动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活动,组织党员亮身份、明承诺、树形象努力打造“让老人开心、让子女安心、让组织放心”的“三心”居家养老服务。

(三)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志愿者帮扶为补充”的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紧密结合,通过利用、整合现有服务资源,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休闲娱乐、日间照料等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四)创建“员工+志愿者+管理人员”模式。成功举办“送温暖”“送关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内容,满足了辖区老人在精神慰藉、身体健康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受到老年人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五)认真履行养老服务职责,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中心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开展防疫知识宣传12次,上门健康测量21690人次,自行购置医用口罩1780个、橡胶手套600双、消毒液360瓶,免费发放至员工和老人手中,以预约送餐、代办、代购、配送爱心防疫小包等形式保障服务对象的个性需求;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带领党员对33名特困孤寡老人进行无偿消毒和生活服务工作,保证疫情期间养老工作“不打烊”,并以支部名义向疫区捐款1000元,党员自发捐款800元。

(六)构建党建联盟,拓宽服务载体。中心党支部联合城南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党建联盟情暖端午”“关爱夕阳红、情暖老人心” 等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做强党建结对、做细惠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