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青海品牌社会组织培育展播】青海省儿童福利协会

日期:2023-08-18 16:14:44 浏览:


青海省儿童福利协会,于2015年7月在青海省民政厅注册成立。致力于儿童保护、儿童发展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领域,以促进儿童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为使命,以更多的儿童潜能得到开发、健康快乐成长为愿景,发挥行业平台作用,积极推进青海儿童福利及公益慈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2016年8月成立党支部,2017年8月认定为慈善组织,2019年6月评为4A级社会组织。

紧随政策导向,探索留守困境儿童服务模式

青海省民政部门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改善社区建设中服务短板,自2017年起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和社区便民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协会紧随政策导向,以儿童社会工作为主要服务领域,针对留守、困境、流动儿童在生活、学习、安全、心理、亲职能力、社区营造等诸多方面的迫切需求开展专业服务。2017年以来,协会先后承接实施了政府购买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7个,累计资金308万元,受益儿童及监护人2.6万余人次。

通过六年来的服务沉淀和专业探索,协会逐步建立了需求导向、专业价值和财务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一方面学习实践双促进,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且具有专业素质的服务团队,为项目目标成效达成打好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逐步优化项目管理,健全了从项目立项、实施、评估、风险、档案、督导到项目财务管理、信息披露机制等程序规范,使项目服务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提升项目质量。同时,着眼城乡留守困境儿童需求,协会总结梳理项目经验,研发推广“酉辅学堂”、“青苗无忧”品牌服务模式,助力青海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

聚焦儿童议题,链接社会公益慈善优质资源

青海地域广阔、多民族聚居、儿童需求广泛且多样,在调查国内资助型基金会优质项目在青海地区实施的情况时,会明显观察到很多品牌项目、优质资源在青海处于空白的状态,基于此,链接省外丰富且多元的公益慈善资源,满足青海儿童需求成为了协会的重要任务。协会以儿童保护、儿童发展等为核心议题和工作方向,积极走访、交流省外优秀机构,对接、申报资助型基金会品牌项目,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先后引入壹基金、上海联劝、阿里巴巴公益、中华儿慈会、北京缘梦、海南成美等基金会品牌项目18个,累计资金430余万元,受益儿童4万余人次。

——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在学校和社区运用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儿童应对风险的能力。2021年以来累计服务青海乡村小学14所,受益学生达4500余人。

——壹基金壹乐园项目:以儿童发展为核心,为乡村学校提供音乐和体育教学设施和教师培训,帮助儿童在快乐中发展潜能。2021年投入84万元,为海东平安区7所小学改造音乐教室,近6000名师生受益。

——上海联劝一个鸡蛋项目:旨在为贫困地区儿童在学期内每天提供一个鸡蛋,改善儿童营养。2022年以来,累计为省内4个市州8个区县的162所幼儿园14420名师生在上学日每天吃上一个鸡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联合救灾:建立联合救灾支持网络,先后在壹基金、北京缘梦支持下参与玛多、门源、大通救灾,在中华儿慈会、上海联劝支持下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捐赠物资80多万元。同时,引进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在9个村社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提升灾害应对能力,项目资金70万元。

立足能力提升,推动儿童福利行业规范建设

青海地处偏远内陆,经济欠发达,公益事业起步晚、起点低,社会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公益机构普遍面临过度依赖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弱,缺乏承接项目的能力;儿童服务项目少,儿童议题发展能力欠缺等问题。上述问题,简而言之是意识、能力、资源对应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协会具有行业平台职能和枢纽型机构定位,通过培训先导、枢纽平台、会员服务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培训先导:结合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99公益日等时间节点和省民政厅“牵手计划”、上海联劝“U泉计划”等能力提升项目,开展财务管理、方案设计、案例分享等公益沙龙以及社会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社会组织筹款与传播培训、月捐工作坊等活动,提升机构从业者在内部治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枢纽平台:培训较为侧重理论和意识的改变,但如何将思想认识和理论能力转换为机构实质性的战斗力,即需要通过项目实践来检验和落地。协会通过自己会做(申报执行基金会项目)、资源拓展(申请成为枢纽机构)、项目实践(发掘、培育、管理执行机构执行项目)三个步骤让更多省内机构从项目执行实践中提升能力。目前,协会是上海联劝一个鸡蛋青海枢纽、壹基金安全家园、联合救灾青海枢纽伙伴、海南成美爱助事实孤儿青海枢纽。

——会员服务:会员是组成协会的主体力量,一方面,协会通过规范会员管理制度,完善会员入会、退会、议事机制,健全会员信息档案,加强会员交流,创办协会网站等工作落实协会社会团体的职能。另一方面,协会逐步搭建会员(单位会员)培训、评估、咨询、议事等工作机制,创新会员服务方式,通过会员实现更广泛的儿童服务。

坚持政治引领,推进党建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协会党支部现有党员5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自成立以来发挥党组织在社会团体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确立了“路线领航、政策导引、培育团队、服务儿童”的党建工作思路,着眼儿童需求和协会使命,紧扣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同总结,促进协会有效运行、规范运作、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党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协会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实践、引领发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主题教育,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党费收缴、发展党员、党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创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与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党支部、理事会员单位党组织坚持共建联建,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先后赴循化红光村、乐都卯寨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感悟思想伟力。

在业务开展和组织治理过程中,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协会参与党组织生活及政治理论学习,将汲取的智慧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项目服务一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服务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党建+公益、党建+服务模式,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引导社工增强政治认同,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参与社区治理,承担社会责任,用工作体现忠诚、以实干体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