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着力解决社会组织基础信息空缺、名称不规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唯一等突出问题,省民政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数据质量整改专项行动为抓手,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组织信息数据开放共享应用水平,进一步夯实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强化数据公开透明。严格落实社会组织信息定时推送、全面公开和动态监管制度,通过青海省社会组织信息网向社会实时、全面公开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基础信息,坚持每日向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青海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信用中国(青海)平台推送社会组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和信用管理信息,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增强社会组织信息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构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排查指导整改。针对社会组织登记数据线上线下不一致、重复登记、赋码不规范等“顽疾固症”,省民政厅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数据每月排查机制,选派数据管理专员蹲点对接,逐个攻破数据难点、疏通堵点,推动社会组织信息数据问题整改、质量提升。坚持立行立改与建立长效推进机制相结合,对于日常发现的数据质量个性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对于数据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深挖问题根源,紧扣问题实质,针对性提出工作举措;无法通过数据共享解决的疑难问题,多次协调民政部、省信用中心逐个击破,扎实推进老问题得以解决、新问题得到预防,进一步巩固社会组织数据整改成效。
三是强化专项治理成效。印发《青海省社会组织数据质量整改方案》,聚焦社会组织信息数据现存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逐项制定整改计划,并以举办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培训班为契机,开设社会组织数据质量管理课程,详细讲解数据核查整改操作方法,先后7次通报全省社会组织数据质量管理情况,向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释放数出必有据、数错必有责的强烈信号,并将数据治理情况纳入相关考评,压紧压实“谁登记、谁管理”数据管理责任。
2022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持续在解决问题数据上下功夫,全省社会组织基础信息问题数据由2300余条降至282条,大大提升了社会组织数据精准度,为进一步增强全省社会组织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力度、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奠定了坚实基础。